生育是2個人的事:精子品質都有保鮮期?

「有仔趁嫩生!」——關於生育,女性面對嘅無形壓力總是隨年月增加。唔想做高齡產婦,你可能要迫住生;唔介意年紀大啲先諗,可能會收到身邊嘅溫馨提示:「你要唔要諗下雪卵呀?」嗰種被時間催逼住嘅感覺,女性都不陌生。

然而我哋好少聽到社會會提醒男人「要趁早生」,甚至調返轉「遲啲仲好啦」。事業穩定啲、經濟能力強啲、個人成熟啲。彷彿男人永遠有時間。

不過,科學研究並唔係咁講。

精子,原來都係男性年齡嘅一面鏡子。

生育是2個人的事:精子品質都有保鮮期?

年紀愈大,精子品質每況愈下

以前因爲科學技術不足,未能準確檢測出男性精子的突變率,但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嘅研究團隊運用新嘅基因排序方法,得出突破性嘅結果,更獲刊登於著名科學期刊《自然》。該研究發現男性年紀愈大,精子入面出現突變嘅數量就愈多。年輕爸爸嘅精子,大約只有百分之二帶有可能引致疾病嘅基因突變;但當去到四、五十歲甚至以上,呢個比例會升到百分之三至五。

乍看之下,只係細微差距,但喺基因學角度,呢個變化足以代表下一代患病風險增加,特別是與小孩發育障礙及癌症有關。更令人驚訝嘅係,研究人員發現,部分突變有可能令造精子細胞(如spermatogonial stem cell progenitors)「更容易繁殖」,並稱之為「自私選擇」(selfish selection)。即係話,突變對下一代唔好,但對細胞本身有利,於是帶有「壞基因」嘅精子數量先會增加得咁快。

生育壓力不該一面倒

當然,風險增加都唔代表「高齡爸爸」生出嚟嘅小朋友就一定有狀況,只係科技令我哋睇得更清楚,時間係公平嘅,無論卵子定精子都會有歲月痕跡,唔好以為所有風險都係來自女性。

醫學界亦一早提倡「夫妻共同檢查」,但現實係——社會仍習慣性地把「生唔到」、「小朋友有問題」呢啲責任放喺女人身上。

呢個研究亦並非要比較邊個責任大啲,而係提醒咗我哋:生育是夫妻共同的旅程。女性喺懷孕同生育上確實要經歷更多,但男人嘅精子都會老、都會變、都有機會影響下一代健康。

生育壓力,理應由兩夫妻共同承擔;生育計劃,亦應該係兩個人一齊去規劃。

參考資料

圖片來源:Pexels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