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讓孩子無聊一下:解鎖創意與想像力的秘密

暑假即將嚟到,相信唔少家長已經為孩仔安排咗滿滿嘅活動日程,一方面係想讓孩子過得充實,另一方面係阿仔呻悶,我哋可能都會覺得煩擾,彷彿我們有責任去為孩子排解「悶」的時刻。但你可曾想過,適當的「悶」和自由玩耍,反而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養分?

暑假讓孩子無聊一下:解鎖創意與想像力的秘密

無聊:創意與想像力的起點

心理學研究指出,「悶」其實是大腦提醒我們「刺激不足」的訊號,促使人們尋找新目標和探索未知世界。當孩子感到無聊,又懂得自發地尋找新鮮事物,這正是創意與想像力的起點。研究發現,經歷過「悶」的孩子,往往能夠發揮更豐富的想像力,甚至在創意測驗中表現更佳。

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會擔心孩子無所事事,浪費寶貴的時間。有些家長甚至認為「悶」是負面的情緒,為免演變成難以處理的景況,家長可能比孩子更不能容忍「悶」的出現。於是當孩子一呻悶,我們就衝出來為他提供娛樂。

電子產品的陷阱:壓抑孩子的想像力

電子產品也就是孩子解悶的最強「救星」,只是加拿大臨床心理學家John Eastwood提醒,過度依賴外在刺激,尤其是被動接收資訊,會讓孩子習慣於外求,減少了自我探索的機會。長期下來,孩子不僅難以學會自我調節情緒,還會對外在刺激產生依賴,想像力和創造力反而被壓抑。研究亦指出,長時間觀看電視或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想像力明顯較弱。

換言之,一個負向循環,由此而生。當家長或照顧者習慣為孩子提供娛樂及排滿日程,孩子甚少機會經驗沉悶,於是不懂得自發尋找創意,更容易因沉悶而情緒滿溢,而家長為了避免隨之而來的脾氣或行為,又會更積極為孩子安排活動,於是孩子又沒有機會學習忍耐沉悶,並學習如何應對。

負向循環:過度安排的隱患

這並不是要詬病家長,畢竟為孩子安排適齡活動也是父母的重要任務之一。只是,要拿捏平衡從來都不容易,有時顧此失彼,側重了「計劃」,忘記了要同時給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間。

下次當孩子感到無聊時,我們不妨先提醒自己,放下對「悶」的焦慮,情緒無好壞之分,就像恐懼提醒我們避險,『悶』則推動孩子尋找新鮮事物,點燃創意火花。我們不必急於為孩子「解決沉悶」,反而可以給他們一些簡單的素材(如紙筒、飲管等),鼓勵他們自由發揮。因無固定玩法,孩子能自由將它們變成城堡或火箭。家長只需從旁觀察,忍住不干預,讓孩子自己探索。

無聊的禮物:解難能力與同理心

「放空」的時間,不僅有助於孩子發展想像力,更能提升解難能力和同理。許多創意產業的佼佼者都曾分享,童年時的「悶」促使他們發掘出潛藏的天賦。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研究員Dr. Teresa Belton發現孩子發發白日夢,有助舒緩壓力,促進精神健康。就讓我們趁今個暑假,讓孩子有更多自由玩樂的時間,得閒悶下,這樣的成長歷程,才是真正讓孩子受用一生的禮物。

參考資料

圖片來源:Pexels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