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知你哋有無試過,細個嗰陣,曾經都有自己好鍾意、好有熱誠嘅興趣運動,充滿衝勁想堅持落去,但最後因為種種原因而中途放棄咗。多年之後,每次諗返起,都會覺得好惋惜,甚至好希望當年自己可以堅持多一陣?
呢個就係我嘅故事。

「被半途而廢」的孩子
中學時我成功入咗排球校隊,本來好開心。但因為成績問題,被父母同老師勸退。嗰時年紀咁細,又邊拗得過大人,結果唯有退出球隊。自此之後,我再無掂過排球。一路以嚟我心入面都仍舊有點不甘心,後悔當年點解無堅持下去,無機會完成自己參加校際比賽嘅夢想。
我知道我一定唔會唯一一個「被半途而廢」嘅小朋友。只係父母可能無諗到,竟然有研究顯示,孩子如果放棄咗自己有興趣嘅體育運動,長遠對佢哋成長後嘅情緒發展,真係會帶來負面影響。
從未擁有總好過中途放棄
Ohio State University同Baylor University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青春期時期持續參與校隊或體育活動嘅小朋友,成年後出現焦慮同抑鬱症狀嘅風險明顯較低。最出人意表嘅係:中途退出球隊嘅人,心理健康狀況竟然比從未參加過運動嘅人更差!
換句話講,本來無一物,原來好過曾經擁有但最終放棄。
研究團隊分析咗近 4,000 名美國成年人嘅數據,了解佢哋喺中學時期有無參與運動,以及依家嘅心理健康狀況。結果顯示:
.從未參加過運動:心理健康屬中等水平;
.中途退出運動者:焦慮同抑鬱症狀最高;
.一直堅持運動至 18 歲或以上嘅人:心理健康最佳。
不過就算無睇到呢個研究,因為自己嘅經歷,我仍深信能夠有樣學業以外嘅嘢,畀佢哋專心投入、盡情揮灑汗水,無論結果點,都會係一件好事。所以對於小朋友鍾意嘅興趣或者運動,力所能及,我都會盡力支持。見到佢哋玩得開心、笑得燦爛,已經係我作為父母最大嘅滿足。
參考資料
- Laura Upenieks, Brendan Ryan, Chris Knoester. Better to Have Played Than Not Played? Childhood Sport Participation, Dropout Frequencies and Reasons, and Mental Health in Adulthood.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2024; 1 DOI: 10.1123/ssj.2023-0165
-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24, July 1). Playing youth sports linked to better mental health in adults. ScienceDaily.
圖片來源:Pexels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