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地一個湊十個都得啦!」
「以前我都係咁湊大幾個塞豆窿啦,你湊一個都搞唔掂?」
面對長輩的神論述,我隨便就可以找來一千個理由反駁:當然啦,以前細路可以放任通街走,體罰合法,又無疏忽兒童罪⋯⋯(下刪一千字)
口裡說得理智,但心內其實焦慮不安。
別說一湊十,看著別人一湊二仍然一副容光煥發、母慈子孝的樣子,我總在心裏吶喊:「為什麼我只有一個也湊不好?」
女兒還小時,我憂心她吃得不健康,一方面努力學習製作健康小食,一方面怪責自己沒能力每餐在家煮飯給她。每次帶她外出食飯總帶一絲罪疚感。
到她開始有自主意識,會表達情緒時,我害怕她會受我自身的情緒所害,一方面努力學習「不打不罵不羞辱不恐嚇」,一方面怪責自己做不到溫柔而堅定。我總愛檢討對女兒說的每句話,偶爾大罵一頓,都會陷入自責內疚的情緒深淵。
若果「成為人母」是一門學科,我大概是那挑燈夜讀,苦苦進求100分的媽媽。
不斷學習,不斷反省,挫敗感卻仍揮之不去。
幸好我認識一班同樣愛研究善待孩子方法的媽媽朋友,從她們身上我體會到「照顧好孩子之前,先照顧好自己」。我開始踏上自我覺察的旅途,尋找焦慮的源頭。
很快我意識到我的焦慮源自植根心內的一些觀念和我的氣質。
由於心理學的背景,我一直很在意「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影響子女」和「童年經驗影響人的一生」等觀念。加上經歷過不愉快的童年,我不知不覺間替自己訂下了「做個好媽媽,不要讓女兒受我受過的苦」的目標。
可是,哪個媽媽不是邊學邊做?尤其是新手。偏偏我高敏的特質和從小的訓練,讓我養成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心態。我期望自己一開始就能做到完美,接受不了自己「不夠好」。我不能自控地批評自己,結果越反省越焦慮。
當我意識到這些想法時,頓時心內現了一道光。其實,不是我沒能力,也不是女兒特別難湊,而是我忘了去看我做得到的事。
現在我學會用仁慈的心欣賞和寬恕自己:
「即使要外出吃飯,我仍然盡力選擇最合適的餐廳。
即使我偶爾控制不到自己行為,我大部份時間仍是溫柔的。
即使我是不完美媽媽,我仍是女兒最愛的媽媽。」
原來,我不需要做 100分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