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溝通|家長都得感受被聆聽的神奇力量

上次提到我有一個美妙的體驗,讓我有更多力量去實踐和孩子的連結跟溝通。這個體驗讓我明白到,要做到開放接納地聆聽子女,我們父母得先被相同對待,感受過被接納、被聆職、被愛的力量,才能尋回表達情感的安全感。

分享我的經驗前,問問各位:「你上一次能夠安心暢所欲言,讓情緒盡情釋放是什麼時候?聆聽的人給你什麼感覺?」

我第一次感到了被聆聽的神奇力量

我第一次感受到被聆聽的神奇力量,是數年前上「非暴力溝通」的那課堂。

那日我們在練習「同理聆聽」,我被邀請做「傾訴」的一方,導師和其他同學則做「聆聽」的一方。

我一向害怕在人前透露心事,本打算說一些普普通通的生活煩惱就好了。

於是我想好了,就分享一個大部份父母都會遇上的育兒困難:女兒很晚也不願睡覺,我感到很困擾。

我說到希望女兒早睡好讓我能有時間專心寫文章,因為不能寫文章使我感到焦慮,那種感覺就像一個學生未能交出好作品會辜負別人期望一樣。

在同學全心全意、不加批判的同理聆聽下,我感到內在有很多說話洶湧而出。本來只打算輕描淡寫的困擾,越講越深,在聽著自己說的話時,我突然覺察到焦慮背後,自己原來有「渴望被認同」的需要,一下子我便淚如雨下。

被聆聽的美好

眼淚原來有話要說

自小我都覺得自己像個多餘的局外人,經常有被遺棄的感覺,也甚少有人聆聽我的感受和想法,彷彿我的感覺都不重要。不知不覺便養成討好,滿足別人期望,忽略自身需要的習慣,只為得到別人的認同、讚賞,或只是輕輕看見我。

這些眼淚是童年長期被忽視的內在小孩終於被看見而感觸流下的。

同理聆聽就是有這樣的神奇力量,讓人逐步走進內心,探索埋藏深處的痛。當這些痛能夠安全地展示,被全然接納和好好愛護,那些曾經的創傷,便得以療癒。

看!表面是傾訴育兒困難,我卻在開放的耳朵聆聽下,經歷了一趟自我覺察和療癒之旅。

自此我開始了療癒童年創傷的旅程,學習不同的療癒方法,這些方法都需要培養一顆開放接納的心。

父母都有被聆聽的需要

有幸在育兒路上遇上懂聆聽的伙伴,讓兒時壓抑了的情緒重新表達出來,我才體會到那種「我什麼都可以說」、「我可以哭沒問題」的安全感。然後我知道我的子女需要的正是這種安全感。

這對我的親子溝通有著重大的啟示,無論子女說什麼,我都提醒自己放下是非對錯,帶著尊重和覺察去聆聽。同時我的感受需要同樣重要,我不需要犧牲自己去滿足子女,我可以溫柔而堅定地說明我的界線。

我期望我的親子關係是平等的,彼此的感受都是重要的,值得被重視。至於實際怎樣滿足彼此需要,可以有無限可能性。

在子女還年幼時,學習溝通技巧,同步療癒自己的童年創傷,和子女一起成長,是我和他們保持連結的不二法門。

圖片來源:Pexels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