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性引導,讓孩子綻放飽滿的生命力

綻放飽滿生命力的孩子

綻放飽滿生命力的孩子

我當了十幾年中文導師,發現最難得的孩子,不是品學兼優的,而是生命力飽滿的。

生命力飽滿的孩子有幾個?

有的孩子名列前茅,也有教養,但你一跟他寫作,就會發現他對世界幾乎沒有好奇心與熱情。去日本旅遊好玩嗎?還可以;《孤星淚》悲慘嗎?沒感覺;窗外的雨景美嗎?不知道;有什麼是你特別喜歡做的事嗎?沒有。他將來可能很成功,但不一定把生活過得有樂趣與意義。

有的孩子還沒上小學,已經對功課,對學習,充滿了厭惡。「別叫我寫字,我媽媽已經給我很多練習了。」這種孩子,過早被扼殺了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生命力最旺盛的童年與少年時代,將在壓力與焦慮中與家長老師教育制度互相角力,白白消耗能量。

有的孩子,年紀小小就學會了大人的「世故」;「老師,我最喜歡妳了!你是最好的。」這種孩子,可能有貌似良好的人際關係,但將來有一天,可能會找不到自己。

一個被真誠尊重,被寬容對待,被無條件的愛澆灌過的孩子,呈現出來的生命面貌應該是愉快的,真實自然的,雙眼會發光的。

然而,環顧四周,有幾個這樣的孩子?

做隻貓做隻狗,別做孩子?

最近看了一位朋友發在社交媒體上的,關於養寵物貓的一段感想,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她說:主人上廁所的時候牠們也很認真地盯著看,一隻洗手台上看著你,一隻旁邊地上撒著嬌,一天忙碌的疲憊消融啦,貓生,為什麼你們這麼可愛呢?

養寵物容易嗎?主人要負責吃喝拉撒,甚至陪玩,除了牠們的可愛模樣,能得到什麼回報呢?可是養的人甘之如飴。如果養的是個孩子呢?恐怕大人們會更加希望他們趕緊學習,變得「有用」,不要輸給別人。

孩子在專心玩積木,家長在旁邊喊:時間到了,快來學寫字!孩子在公園裡盡情玩耍,家長在旁邊喊:不要跑那麼快!不要坐地上!孩子在觀察路邊的小蟲,家長拉著他趕路:快走!上興趣班要遲到了!

擠上那條擁擠不堪的成功賽道

是家長們不愛孩子嗎?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讓父母們焦慮與害怕的,是孩子沒法成長為有用的人,將來會被社會排斥或邊緣化。因為社會對「人」的期待,就是必須有用,只有可愛是不夠的。

於是,孩子們的專注力、好奇心、生命力,在家長們耳提面命的聲聲管教中被打斷、被扼殺、被摧毀。

這是否學障學童數量創新高的其中一個原因呢?在升學壓力中焦慮的家長們,只顧著你追我趕,照著社會文化給孩子們安排一條看起來更容易成功的路,然後逼著孩子們一個個在路上奔跑,全然不顧那是一條多麼擁擠不堪,毫無樂趣的路。

孩子們最寶貴的生命力,則在掙扎中被消耗殆盡。最終成為被電擊的小鼠,連反抗能力也失去,當然,更不會有寵物的可愛與陽光。

順性引導,放手更要放心

也有一些真正尊重孩子的家長,他們願意放心放手,順性引導,讓孩子如其所是。

一個爸爸告訴我,他的孩子有輕微學習困難,學習成績不好,但十年如一日,每天花三四個小時練習跆拳道,並且表現得很有天份和毅力,小小年紀就獲獎無數。

還有一個更加大膽的媽媽,對幼小的孩子實行完全尊重與滿足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專注於自己感興趣的所有事,孩子可以幾小時幾小時投入地砸石頭、撕紙、騎車,做任何事都不用和別人較勁,沒人擾亂他。結果她的孩子一進幼稚園,就在專注力、數學、語言甚至共情能力上遠遠拋離其他孩子,展現了令人驚嘆的天份和生命力。

著名華裔時裝設計師吳季剛從小就愛玩洋娃娃,他的哥哥學業表現優異,他在學校的表現卻讓父母頭疼,還好他的父母沒有強行要求他改掉這奇特的興趣,沒強行要求他專注學業,而是用培養藝術家的心態支持他,最終成就了他。

讓孩子找到最合適的位置

父母盡量無為,不刻意改造孩子,給予孩子更大的自由和空間。讓孩子原本的天性得以自然地發揮,找到最適合他們的位置。

孩子愛畫畫,就給他提供畫筆和顏料;孩子愛玩積木,就由他專注地玩個夠;孩子愛玩遊戲機,就陪他一起玩,如其所是,不要強行把畫家或運動員變成醫生或律師。

讓每一個孩子展現最自然最飽滿的狀態,在如今這個社會變化速度愈來愈快的新時代,也許能給家長和社會帶來更多驚喜呢。

圖片來源:Unsplash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