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治療師:夾在父母間的孩子,承受的可能比我們想像多

夾在父母間的孩子

個案分享

男孩子,7歲,情緒會突然爆發,大聲地呼喝旁邊的人。到公園也會「蝦蝦霸霸」,欺負比他小的同伴,社交出現障礙,名符其實是個“Bossy Boy”。

男孩來到遊戲室,依舊「老闆」上身一樣,指揮我做他的「員工」,設置一個餐廳場景。有趣的是不論我如何配合,他都不滿意。

男孩:「跟住我做啦,再唔做炒左你!」
我:「你想我跟住做,即係點做呀?」
男孩:「咪就係咁,將這些工具分類搬到呢度。」
我按他的吩咐做了之後,他又說:「唔係呢度呀,係呢度!」
他指向另一個地方,我沒有不耐煩,反而跟他說:「OK!明白了,由呢度搬去呢度。」
我跟隨他的指示作出改動後,他又說:「唔係呢度呀,係呢度!」他示意上一次我放工具的位置,似乎我怎樣做也符合不到他多變的要求。

如是者,這樣的情況在遊戲室重複好幾次。
之後,男孩再次來到遊戲室,他製造了一個搖搖板,兩端各有一隻男女公仔,中間放了一粒寶石。

我:「佢地係咪一齊玩緊?」
男孩:「唔……佢地想拎粒寶石。」
我:「哦~佢地想要粒寶石。」
男孩:「但係兩個都拎唔到,一邊拎到嘅話,另一個會跌落黎。」
我:「如果有公仔跌落黎,你覺得點呀? 」
男孩:「我唔想,我想兩個一齊唔好跌。」
我:「你想兩個一齊,同時又想要寶石,可以點做呢? 」
男孩:「我諗唔到……唔得。」

搖搖板的兩方難以平衡,原來正是男孩無助感的反映。
面見家長時,我終於找出這無助感的來源。

孩子為何感到無助?

媽媽聽到孩子在遊戲室要我配合,連忙說:「對!他經常指點人,但其實自己左手打右手都唔知。」
我:「媽媽你形容嘅『左手打右手』,有無例子?」
媽媽:「例如放學返黎嗌肚餓,我話煮野食俾佢,呢樣又唔好,嗰樣又話唔好。最後講得黎都夠鐘食飯喇,佢都唔知自己想點。」
我:「似乎兒子的想法和行為經常出現矛盾,是嗎?」
媽媽:「可以咁講啦,我唔知佢喺邊度學返黎,可能係佢爸爸啦,成日同我唱反調,我說東佢說西。」
我:「即是你跟先生成日有分歧?喺邊一方面?」
媽媽:「唉,一言難盡呀王姑娘,自從有左阿仔之後,我地喺管教上同好多事嘅處理上都有分歧。我覺得有問題嘅地方佢話無。我想管教好個仔,佢就話放鬆一點自由發展;久而久之我地日常都係講事務性嘅野,免得再喺阿仔面前嘈交。」
我:「你地會避免喺阿仔面前嘈交,咁你認為佢知唔知道你地關係唔好?」
媽媽:「我唔知佢知唔知呀,我同先生已經盡量『扮friend』 ,但有時真係好難。」
我:「你覺得阿仔感唔感覺到你地『扮friend』呢?」

媽媽停了一會,若有所思。

有時有問題的不是孩子,而是「家庭生病」了,徵狀出現在孩子身上而已。

其實男孩知道父母的關係欠佳,但父母僵持的狀況並非他能掌控,無助感由此而來。他唯有通過控制身邊比他弱小的人和物,爭取“sense of control”,來平衡內心的不安。

遊戲室做不到的,由父母在遊戲室外做

在遊戲室內,我們可以滿足他的需要,但家長在家能夠有一點改變的話,孩子的進展會較理想。於是我建議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 「演戲」,反而可以坦白地告訴孩子:「爸媽正在努力地處理一些不同的意見,放心,爸媽仍然很愛你。」

兩周過後,男孩的“play”果然出現了改變!角色不再是對立,束手無策的;反而是較溫和,有「出口」的故事,例如幾個公仔在公園尋寶,或是他們一起尋找新的水源。男孩的面容也變得從容了。

有時候,孩子出現行為上差異的情況,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一個接納他情緒的「出口」。當客觀事實未能改變之前,我們要讓孩子看見盼望,看到有人在身邊陪伴著一起,共同面對一切便可以了。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