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兒是個可怕的惡性循環,但我們也許可以結束這一切

虐兒

每當社會出現虐兒事件,大眾普遍都會聲嘶力竭地痛斥施虐者。畢竟看到無辜的孩子受到摧殘,怎可能不難過?怎可能不憤怒?

正因如此,當虐兒案件完成宣判後,不少人看到施虐者罪有應得後,便會心感釋懷。讓作惡者繩之於法,是我們起碼能夠為受害兒童做到的事。

在判刑之外

但作為一個前教育心理學家,比起法庭上的判刑結果,我更關注虐待對兒童的影響。

被虐待而留下的生理傷害顯而易見,還有很多傷害雖看不見,但同樣嚴重。有研究發現,曾經被虐待或疏忽照顧的孩子,他們的腦部神經發展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包括大腦整體容積減少及主導情緒、記憶和決策的部分都出現機能減弱。

心理和情緒健康方面,也有機會出現情緒調適困難、自我攻擊和貶抑的傾向、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抑鬱等等問題。行為上,曾經受虐的兒童長大後有較大機會牽涉到犯罪活動、形成反社會人格、藥物與酒精濫用等等。

虐兒是一個惡性循環

根據社會福利署的資料,香港過去5年,平均每年都有大約900至1000宗虐兒個案,而當中的施虐者超過5至6成是兒童的父母。

令人感到最悲哀的是,受虐者長大後,與沒有受虐經驗的成人比較,有較大機會虐待或疏忽照顧自己的孩子[1][2]。也就是說,虐兒是個難以擺脫的惡性循環,悲劇很可能會複製到下一代身上。

其實這個現象並不難以理解,受虐兒童因自身經歷潛移默化,使他們不知不覺以為體罰或忽視是「教育」子女的唯一方法,有一些則因為沒有可以效法的對象而對教養子女感到無計可施,唯有重蹈覆轍。

不知大家可有想過今時今日被唾罵的施虐者,可能便是多年前某某虐兒案被萬般同情的受虐兒童?

因此,拘捕、懲罰和監禁施虐者並不是一個虐兒個案的終結,社會絕不能這樣就 close file。

我們想把虐兒這惡性循環結束,就必須令受虐兒童得到適切和長期的關注和支援,藉此打破宿命。

讓我們結束這一切

負面的童年經驗,是令受虐兒童成長後有較多情緒或行為問題的危機因素(risk factor);但是研究同時指出,不少曾被傷害的兒童能夠健康和安全地長大成人,這視乎保護因素(protective factors)的多少。保護因素夠多,便能夠抵銷負面經歷的災難性影響。

換言之,大部份受虐者在得到適切的支援後,將來不會成為施虐者。有關受虐兒童的腦部發展研究亦指出,當兒童受到及時的保護和創傷照顧後,他們受損的大腦部份能夠自然復原。

事發後,怎樣提供適切支援?

兒童在被虐經歷後的照顧者對他們的成長極具影響力。

受虐兒童往往都有很多複雜的情緒不懂處理,或是憤怒,或是內疚。有一個能讓兒童絕對信任的成人(不論是照顧者、學校老師或是社工也可)很重要,他可讓孩子道出心裡的說話。

而成人聆聽兒童傾訴時,可注意一點——不用理性分析他們說的是否百分百的事實,因為他們旨在表達感受而不是敘述事實——情緒沒分對錯,接納他們所有感受,有助他們發洩和舒緩情緒。

照顧一個身心靈受創的兒童絕不容易,照顧者一方面是受害兒童的支持者,但他們自身也需要適切和實際的資源和支持。保護兒童課及有關的機構必須好好裝備照顧者,好使他們能為兒童帶來不同的保護因素,包括協助照顧者建構正面親職教育概念,讓他們瞭解兒童的發展狀況及與兒童建立互信和親密的關係。

其實,關於虐兒這個課題,還有很多值得分享,有機會再談。

參考資料

[1]Widom, C. S., Czaja, S. J., & DuMont, K. A. (2015).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real or detection bias?. Science (New York, N.Y.), 347(6229), 1480–1485.
[2]Yang, M., Font, S. A., Ketchum, M., & Kim, Y. K. (2018).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Effects of maltreatment typ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91, 364–371.)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