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心理學家:靜觀讓我能跟孩子感同身受

不加批判的接納孩子

兩個身份:心理學家VS媽媽

「我唔想返學啦……無人同我玩……我唔想再同A同學做朋友,佢都無理我,放學又唔等我!」

「你有啲唔開心同嬲,不過你有無諗過A同學可能因為有啲原因所以放學無等你,要自己先走。」身為心理學家,女兒跟我訴苦,我本能地說出孩子的感受,展現同理,但同時又急不及待地希望孩子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看這件事,讓情緒得以舒緩,但是這明顯不是孩子所需要的。

她的怒氣沒有減少,扁着嘴,皺著眉,「我以後都唔同佢做朋友!」

感恩過去這麼多年靜觀的修習,培養了我的覺察力,覺察自己的心情、想法、心中的意願及渴望,我覺察到自己的一份著急,渴望用方法幫她明白其他人的情況。但是這些自動化的反應,欲速不達。我呼吸了幾下,放慢自己的腳步,試著去明白孩子的需要和她的情緒反應。放下了「強求」,試著和她心連心,感受她的感覺。

放慢腳步,不批判的「接納」

在一刻,我感受到她需要是我的一份明白與有更多的慈心和不加批判的「接納」,用她的眼睛和她的心感受她的世界。「我聽到喇,你真係好嬲。我地今日下午一齊到海邊跑步啦,媽媽陪住你,我地一齊去面對吧。」

這是我們最親密的時刻,我們會互相追逐,跑呀跑,孩子最喜歡捉到我的那一刻,她那燦爛甜美的笑容,加上海邊的海風,藍天和白雲,溶化了她心中的不快。跑到累了,我們坐在一旁談談天說說地,我嘗試「無求」,不試圖改變她的想法,單純地從孩子的世界及角度去感受。

「其實都真係好唔開心呀,同學仔唔等妳放學,感覺一定好難受啦。」她很大力地點點頭,我抱着她,拍拍她的心口,「其實係咪因為係你心入邊真係好想好想佢可以等埋你一齊放學,想同佢係好好嘅朋友?」「係呀。」

「如果你真係想佢等埋你放學可以點做呢?」她停下來,眨眨眼睛。還未想到任何的方法。

這時,我感覺到我和她的心是連在一起的,她的情緒也平和了很多,可以接受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不如我哋一齊玩下,角色扮演。你係A同學,我係你。」

我們馬上投入角色。
我說:「我以後都唔同你做朋友啦!」再問她「你覺得點?」
扮演A同學的她答到:「我唔知點解佢咁嬲…」

急著說道理,欲速則不達;放下強求,然後接納,才能更易走進孩子的心。

我又試著轉換態度,跟這個偽裝的A同學說:「其實我好想同你一齊放學,你可唔可以等埋我呀?」再問她:「你覺得點?」
這回她笑著回答,「我好開心,因為原來佢想同我玩。」

「咁你會唔會等埋我放學呀?」我繼續扮我的女兒。
「會呀。」她大力點頭。

「咁你而家知唔知可以點做?」
「咁我話俾佢聽其實我想佢等埋我!」

「係呀,有陣時我哋可以將心入邊嘅想法同需要話比人哋聽,人哋就會明白我哋多啲」

終於她能夠把自己的心底話告訴了同學,然後放學見到她們嘻嘻哈哈,開開心心笑著說再見,望着她們,我也會心地微笑。

靜觀心態:「無求」和「接納」

「無求」和「接納」正是靜觀重要的九種心態之其二。孩子情緒來到的時候,不能強求他們去改變,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去想事情。越強求,反而越會產生反效果。肯定他們的情緒,卻能讓他們有心連心的感覺,知道父母是明白及支持自己的,便會有更多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內在的平和與智慧呈現出來。

要做到這點不容易,讓我們一起修習靜觀教養mindful parenting,以良善和敏銳的心,覺察孩子和自己的心情、想法、心中的渴望,對自己和孩子有更多的慈心和不加批判的接納,陪伴孩子成長。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