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遊,玩樂中學習生活細節

生活是最好的學習場所

生活是最好的學習場所

每逢午餐時段,我的社工室都會聚了一班學生玩桌遊boardgame(桌上遊戲)。

「子誠,你先幫我點名和派好牌。」
「耀明,你可以幫我教一教其他人遊戲規則嗎?」
「卓文,現在仍未到你出牌,你要等耀明先出完。」
「家樂,慢慢來,你諗一陣才決定。」

最初準備boardgame給學生,純粹是因為覺得學生在課餘時間太無聊,所以想讓他們有個地方聚一下,有些娛樂,同時我又可以趁機會和他們多些接觸。沒想到桌遊原來可以幫到輔導工作。

桌遊中的同學們

卓文、子誠、家樂和耀明都是社工室的常客,接受輔導之外,他們更多在空閒的時間過來玩boardgame。

卓文是個非常開朗的小孩,但是專注力比較弱。玩遊戲要跟規矩、按次序,對於卓文而言是一個挑戰,他不夠耐性聽規則,又不時忘記了順序,不過為了玩得成,再而玩得好,他漸漸習慣了要先聽玩法,遊玩時要輪流行動,集中力和自控能力慢慢健立了起來。

子誠是班中的技安,要話事、性格有點暴躁,但又相當有義氣,樂意幫朋友。他其實挺有領導風範,最好就是讓他做一些能幫助別人的角色,從幫助別人中獲得身份的認同,而不是只靠聲大做個小霸王。

家樂很善良單純,不過反應比較慢。Boardgame除了講運氣,還要考反應、考腦力,這就給了家樂不少訓練的機會,而最緊要是訓練過程一點也不會沉悶。

耀明則是班裡的牙擦仔,雖然成績好,但卻驕傲,時不時得罪人。其他同學不太歡迎他,他也一臉不在乎,但其實心裡很孤獨。而在玩boardgame途中,不知不覺間他便認識了一些新朋友,亦慢慢學到如何平等地與人交流。

生活中的成長契機

把他們放在一起,不時就會火花四濺,他們未必會時刻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有時不懂處理和朋友之間的衝突和自己的情緒。當他們衝突的時候,正是教導他們與人相處和學習解難的良好時機。

事實上,不只boardgame,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活動,都可以是很好的教導小孩子的工具。

有位家長跟我分享,他教子女理財的方法,就是每天帶子女去街市買餸,給他們一個budget讓他們自己去買想吃的東西,他們不只很快知價,還學會格價。

另一個家長訓練子女的同理心和責任感的方法是透過讓小孩養寵物,孩子從中學到如何照顧別人、體會別人感受,他甚至會因為擔心家中的小狗無人理而連旅行也不想去。

現時流行形形色色的訓練課程,訓練孩子自理、社交、理財等各種各樣生活能力,其實當中很多技能都可以,亦都應該從日常的生活中學到。不過現今很多孩子都忙於學習和上興趣班,參與甚少這些「日常事務」,才會在這些方面有所缺欠。又有些父母對自己信心不足,認為這些東西都是要「專業人士」用「專業手法」來教才好。其實不然。

學習並不止於課堂中,在日常生活中學到的比課室中的往往更多更實用。參與多些「日常事務」亦都對建立起子女的能力感,訓練他們獨立有很大的幫助。與其付幾百元上一個親子理財課程,不如留下錢和時間和子女一起到街市買餸,一齊煮番餐,子女從中獲得的會更多。

圖片來源:Pexels、UNSPALSH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