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一搏換來孩子的自學精神│教養不止一條路(上)

我曾是「虎媽」。

在懷有大兒子期間,我已不斷鑽研各式各樣的教育方法,買了很多不同的教材。哥哥出生後,每當他「空閒」下來,我便拿出不同的教材「教」他,字咭、玩具、唱歌樣樣不缺。

我同時也會帶他上playgroup,可惜他不是周圍爬,便是不願意跟老師指示,或是整天都在哭。每次我都感到自己在拉牛上樹,好無力好氣餒。我曾懷疑,是否他有問題呢?還是我是一位失敗的媽媽?

直到兒子9個月大時,我遇上蒙特梭利教學法,開始明白到跟隨孩子步伐以及預備好環境讓孩子能「幫自己做」的重要性。漸漸地,我發現孩子比我還迫切想要學習及獨立——只是他要學的,並不是我們原本安排的。

從孩子身上學會go with the flow

明明有些事我曾花好多力氣教,他都學不懂,但當我不再堅持孩子跟我安排的去學時,他卻會突然做到,甚至比我期望的學到更多,更重要的是他臉上經常掛著自信滿足的笑容,不再依賴我或經常哭泣。

自此我再沒有為他安排密密麻麻的行程及教材,反而會帶他去公園,任由他停下來看花看昆蟲、看水看石頭;當他專注時,我便跟著他停下來,靜靜地在旁陪著他。有一段時間,我經常陪著他站在車站的電梯旁,透過玻璃觀察電梯升降時的操作。怎料,幾年後的一天,他在家玩耍,以一些道具、繩索及滑輪模擬著升降機的升降。我無法拆解他是如何學到的,但原來孩子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總會找到方法學習。

我見証了放手不再執著帶來的效果,自己也不再需要為了預備「教材」而感到壓力或自責。在生活中隨處可遇的事物已足夠引發他好奇探索的心,連我也從孩子身上學習到go with the flow,感受生活。

放手一搏換來孩子的自學精神│教養不止一條路(上)

放手不是沒有掙扎

到入學時,我選擇了只是玩而沒有功課考試的幼稚園,沒有面試班、沒有練習簿、沒有証書。這不是一個毫無掙扎的決定。畢竟大多父母都會憂慮讀happy school 會不會後來跟不上學校進度,會不會沒有做功課溫書的習慣,孩子會不會被比下去而自卑等問題。

我不是先知,當時對將來也很不確定,但我很慶幸能認識蒙特梭利理念,讓我明白更著重如何保持孩子自發探索的特質,及如何預備環境幫助他打好學習根基,這些信念勝過了當時的憂慮。尤其在AI發展迅速的今天,我深深感受到學習知識的快慢其實已不太重要。

回想兒子6歲時,他仍未能寫出一手好字,卻非常熱愛看書。我會搜羅各類好書放在家中,或是多帶他到書店。7歲時,老師告知我他寫作落後了,我那刻竟然沒有太大的擔心。因為我不止相信蒙特梭利理念,也相信我的孩子以及我對孩子的觀察和了解。

我眼中的孩子有著學業以外的很多能力

當時他除了參加一些運動興趣班外,其他時候不是看書,便是玩。每個孩子都是玩的天才,從自由玩耍中我看見他如何幫助自己建立了創造力、組織力、理解力及想像力等很多內在能力。

不過兩年時間,老師的評語大大不同了,他說兒子自學的已多於學校教的,因為大量閱讀同時幫助他建立寫作的良好根基,時機到了便盛放。更重要的是,他享受並熱愛學習,每日他都能自主安排他想要做的事情,有段時間他每天都在家用Lego 砌出各類「機器」,如自動販賣機及手提電話架等「發明」呢!

看似有驚無險地渡過了小學階段,以為在中學也能順風順水?

面對快將成為青少年的哥哥,愈大愈有自己的想法,也開始有情緒風暴。在一次家長會,老師告知我原來哥哥多次欠交功課。過去他都能自己處理好課業,不用我擔心。那麼大的轉變讓我感到陌生及迷惘,「哥哥變懶了嗎?為甚麼不交功課?」,究竟怎樣才能平衡教導與放手呢?

下集

圖片來源:Pexels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