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家長疑難:衝動孩子的社交困境

我想問一個關於小朋友跟朋友相處的問題(衝動孩子的社交困境)。我兒子7歲,其實我懷疑他有ADHD,因為他為人比較衝動,動作比講話快,玩的時候又比較瘋狂,有時會不小心弄到別人。玩的時候他亦不喜歡跟規則,喜歡用不同方法去玩,但會影響到別人,令別人不喜歡跟他玩。他又會心急去爭勝;結果給好朋友排斥,會不理會他,有時還會罵他,但我兒子還繼續當對方是好朋友,成天想和對方一起玩。作為媽媽見到其他人這樣對待自己兒仔,其實好心痛,但我也明白為何朋友會這樣,所以我也不知可以如何做,如何開解他:(

我一直都有跟他解釋為何別人會不喜歡他,也有提醒他要先問別人,得到同意才可以改變法玩或者借用別人的東西,也有提醒不要那樣瘋狂,一見到他開始玩得太過火,我就會叫他到旁邊冷靜一下……我真是說教說了7年,但他這一分鐘好像明白了,下一分鐘又重蹈覆轍,我真是非常沮喪,好像怎樣教育也無辦法了。

我骨子裡覺得他這個性對於將來是好事,可以好有創意,但在現實社會入面,又好像不容許他玩得自由自在,會讓人覺得沒有規矩。我本來也不認同要討好他人,在人前扮乖,亦贊成他可以有不同玩法,但原來是行不通的,其他人會覺得他不乖,會給朋友排斥……又然後,究竟平衡點在哪裡?

另一個令人沮喪的想法是,我覺得自己好像在打擊他自信,因為我常跟他說有什麼做得不對,會影響到別人,別人會不喜歡……讓他都覺得自己做得不好,改也改不到……但我真是沒力量同一件事慢慢每天講、每天提,所以最後每次我都會「爆炸」,一爆炸,就會很多不好的說話都衝口而出……我真不懂教他了:(

by沮喪媽媽

⚡琪琪心理師的解答⚡

沮喪媽媽辛苦了!

我完全懂妳說的情況,因為我家八歲的兒子也比較衝動、玩得較瘋狂、肢體動作大,又不喜歡規則,常常喜歡「創意玩法」亂改規定!像之前他對西洋棋有興趣,本以為他可以好好學規則下棋,沒想到稍微學會走法後,就開始自創「星際大戰版」、「武器版」等,把棋子疊在一起可以加強威力(!),防護罩、大砲等等紛紛出爐。

解答家長疑難:衝動孩子的社交困境

回應衝動孩子的社交困境

那時我跟兒子說:

「腦筋動得快、有創意是你的優點,你的規則很多很好笑,但若是跟別人一起玩的遊戲,你需要顧慮到對方的感受。像媽媽聽你一直改規則,頭都暈了,根本不知道怎麼玩下去,都不想玩了」。

回應中,得先肯定孩子,再指出事實,並舉例。說完之後就給他空間,等孩子回應。

或是,「如果我也一直改規則可以嗎?我改成棋子可以復活!可以一次走三回合,然後下次只能走兩回合。你覺得怎麼樣?」

這回應則是企圖讓孩子換位思考,別忘了一樣要給予空間,等孩子思考、回應。

我也會跟他說:「媽媽已經很有耐心了,所以跟你玩了一盤,但還是覺得都聽不懂、不想玩,所以如果你想媽媽繼續玩,請你遵守原本的規則,我才能開心地跟你玩」。平和地重複自身的感受,並給予解決方法。

學會規則不是為了討好別人

我認為「遵從規則」是生活在社會中必須學習的規則遊戲,重點不在討好別人或扮乖,而是要顧慮、同理他人的感受。

說好的遊戲規則需要遵守,否則會讓人無所適從,且可能引發更多紛爭。社會化的歷程,說白了就是讓人更能夠融入團體的過程。從一個角度說,這是一種對個人的壓抑;但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團體需要生存,勢必需要大家通力合作、遵守說好的規範,否則團體只會分化、崩解。人是群體的動物,若我們要活在學校中、社會上,多少需要一些「配合」,才能夠跟其他人一起走。

有創意、有行動力是好事,當孩子自己一個人玩或跟家人在一起時,可以盡量包容他的一切衝動與發想,但也要提醒孩子,跟其他人在一起時,需要同理他人的情境,不能只想到自己。

教會孩子同理他人

我們可以透過角色扮演等方式跟孩子討論,幫助孩子更理解其他人的心情。「我們本來說好要用剪刀、石頭、布猜拳,我突然說不要,我們用刺蝟拳!立刻開始!你覺得怎麼樣?」、「你懂刺蝟拳是什麼嗎?不懂就被說要開始,心情怎麼樣?」、「我刺我刺,如果我不管你怎麼說,直接開始刺蝟拳,你心情如何?想繼續玩嗎?」

幫助孩子有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增強培養同理心,讓他能更細緻地體會朋友的感受,理解為何需要視情況控制自己的衝動或創意。另一方面,人有很多種個性特質,有的人喜愛改變,有的人保守固執,建議也可以幫兒子多找些朋友,或許有機會遇到跟一樣熱愛變化創意玩法的新朋友呢!

最後,想給媽媽妳一個擁抱,妳很努力了!

兒子很幸運能有一位看得到自己長處的母親。請妳繼續肯定他的優點,並教導他同理與配合他人的藝術。建議媽媽在確定兒子有聽懂同理他人的重要後,也可以跟孩子約定一個暗號,譬如說「刺蝟拳」或兩手拍拍兒子肩膀三下,說好當妳覺得兒子忘了顧慮朋友時,前三次就用暗號提醒他,若是他仍沒辦法做到,就需要回家或到旁邊冷靜。

當孩子能理解核心概念——同理和尊重朋友,就不需要一再重複講,避免增加媽媽的疲憊與孩子的挫折感,而改用有點好玩的「暗號」提醒,更可能會事半功倍,像和媽媽的小遊戲會讓孩子更加樂意,再加上假以時日多加練習,相信孩子會越來越能懂得如何跟不同的朋友互動。

圖片來源:Pexels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