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痛呀!!!」
「唔痛唔痛,無事嘅。」
唔知你有無試過,明知小朋友打針又好、撞到枱角又好,肯定好痛,但為咗安慰小朋友,會講咗啲口不對心嘅說話?甚至有啲長輩仲會大條道理咁講:「男人大丈夫,咁小事都話痛?!」,質疑小朋友驚同痛嘅感覺。
不被理解的痛
近日南澳大學發佈嘅研究就指出,當人感覺到「痛」,而呢種感覺被身邊的人懷疑或忽視,這些不被理解的經歷可能會令當事人的心理受到嚴重影響。
這些不被理解的經歷,對小孩影響尤甚。當父母質疑他們過分演繹當下的傷痛,可能會破壞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信任和關係,還會影響未來孩子是否會對父母表達自己真正的感受。
父母別以自身感受去作批判
研究人員表示,父母應該注意如何與經歷傷痛的仔女溝通。我們不該以自己認為他所傷害有多大或多小,來處理小孩嘅反應及情緒,反而應該嘗試理解小朋友當刻的反應,接受他們當下對痛的演繹。
研究發現家長能認同孩子對當下痛苦的演繹時,他們會感到被傾聽和被信任。南澳大學研究員沃爾沃克博士說:「當父母以符合孩子所表達的脆弱來處理孩子的經歷時,可以幫助孩子感到被接納,建立聯繫和信任,並可能幫助孩子培養調節情緒的關鍵技能。」
接納孩子的感受:知易行難
我諗不少父母都希望孩子同自己講真心話,但到佢講得繪形繪聲時,又不期然咁想問:「有無咁誇張呀?」。當然做咗幾十年人嘅我哋,同做咗幾年人仔嘅佢哋對一啲事嘅理解同演繹會有好大嘅唔同,要好好提住自己,接納孩子的感受,不對佢嘅感受作出質疑,事實又真係易講難做。
阿E近來就嘗試緊訓練自己,唔好咁快對小朋友講嘅嘢作出反應,畀少少空間自己,消化咗先,我發現咁做對小朋友講嘅事,會有另一種體會!
資料來源
- Sarah B. Wallwork, Chad Shenk, C. Meghan McMurtry, Anna M. Hood, Maria Pavlova, Anneke E. Olson, G. Lorimer Moseley, Melanie Noel. “I hear you”. Valid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ldren’s pain as an untapped opportunity to prevent chronic pain. Pain, 2024; DOI: 10.1097/j.pain.0000000000003350
-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2024, September 25). When a child hurts, validating their pain may be the best first aid. ScienceDaily.
圖片來源:Pexels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