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播放古典音樂有助胎兒自主神經系統發展

一直以嚟,許多父母相信,在懷孕期間播放音樂能夠刺激胎兒的發育,甚至幫助寶寶變得更聰明。然而,也有不少人質疑,這樣的做法是否真的有效,還是只是心理安慰?

胎兒自主神經系統發展要靠聽古典音樂?

我哋曾經都有條短片講莫扎特胎教嘅迷思,而最近,一項由墨西哥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Mexico領導的研究為這場爭論提供了新的科學證據——播放古典音樂可以穩定胎兒的心率變化,可能對胎兒的自主神經系統發展有益。

研究團隊招募了36位懷孕的媽媽,並讓她們的胎兒聆聽兩首不同的古典樂曲:《天鵝》(The Swan)——法國作曲家Camille Saint-Saëns創作的大提琴曲;及《金色豎琴》(Arpa de Oro)——墨西哥作曲家Abundio Martínez的吉他旋律。

新研究:播放古典音樂有助胎兒自主神經系統發展

研究人員透過外部心率監測器,測量胎兒在音樂播放期間及結束後的心率變化。結果顯示,聽音樂的胎兒的心率變化會變得更穩定,顯示出自主神經系統可能受到正向影響,這對寶寶未來的健康發展或許有幫助。

研究亦發現寶寶對唔同嘅音樂或旋律會有唔同嘅反應。呢個墨西哥嘅研究就發現墨西哥寶寶對墨西哥嘅音樂有更大嘅反應,雖然研究sample size好細,但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與樂曲的節奏特徵、旋律結構或甚至寶寶對音樂文化熟悉度都有關:即係BB都鍾意本土嘢!當然,這個發現需要更大型嘅研究去證實。

音樂胎教小提示

咁既然音樂可能對胎兒發展有幫助,那麼父母該如何有效運用呢?研究作者建議,準父母可以考慮讓胎兒接觸舒緩的音樂,以刺激和促進胎兒自主神經系統的發展。

1. 選擇舒緩旋律的音樂

研究中使用的是古典音樂,但輕音樂、自然音效或其他柔和的旋律也可能有類似的效果。

2. 控制音量,避免過度刺激

胎兒在羊水中能聽到外部聲音,但過大聲量可能影響寶寶。建議音量控制在日常對話的程度,讓音樂成為自然的背景聲音。

3. 播放音樂時與寶寶互動

爸爸媽媽可以在播放音樂時輕撫媽媽的肚皮,或是用柔和的語氣跟寶寶說話,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與安全感

4. 找出寶寶的「最愛音樂」

有些寶寶可能對某些音樂反應較明顯,例如胎動變多或變少。父母可以觀察寶寶的反應,找出最適合他們的胎教音樂。

儘管這項研究顯示音樂對胎兒心率有影響,但請留意~研究並沒有證據顯示音樂能提高寶寶的智商。胎教音樂的真正價值,或許不在於「讓孩子變聰明」,而是提供一種親子互動的機會,讓寶寶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哦~

參考資料

  • José Javier Reyes-Lagos, Hugo Mendieta-Zerón, Migdania Martínez-Madrigal, Juan Carlos Santiago-Nuñez, Luis Emilio Reyes-Mendoza, Ximena Gonzalez-Reyes, Juan Carlos Echeverría, Eric Alonso Abarca-Castro, Ana Karen Talavera-Peña, Sara Avilés-Hernández, Claudia Lerma. Response to music on the nonlinear dynamics of human fetal heart rate fluctuations: A recurrence plot analysis. Chao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 2025; 35 (2) DOI: 10.1063/5.0236416
  •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2025, February 4). Music can touch the heart, even inside the womb. ScienceDaily.

圖片來源:Pexels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