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Nadia(27歲)
「本年是我人生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不是成家立室,但性質上也有點接近了——我決定要自.立.門.戶。
我和我的熱鬧家族
一直以來我和父母、手足們生活於同一屋簷,從小到大經驗得最多的,應該就是『分享』、『輪流』與『排隊』。兄弟、姊妹各用一間房、每間房兩個人一張雙層床是基本,到中小學階段時共用家居電腦、臨睡前或起床後要鬥快衝入浴室梳洗、每兩三天上演一次爭廁所……有時也挺煩人的。
當然,我也明白其實這些都是幸福的牢騷:我與家人的關係融洽,晚餐時間會聚在飯桌一邊吃飯一邊閒話家常;兄弟姊妹之間年齡差距不太遠,話題甚多,算是令人稱羨的熱鬧家庭。我也曾經幻想過,有一天我們四兄弟姊妹一起去旅行(去年我家趕得及在封關前去了一次破天荒的家庭旅遊)、甚至將來四個一起繼續合租居住。不過,現實難道真的有如林夕的歌詞所謂,『擠擠逼逼我更歡喜』?
個人空間之必要
談到夕爺,他也有一本書叫《擠逼關係》,提醒我們每人其實也需要獨處、需要個人空間。自省與自我對話時間,能幫助我們認清自己心中真正所想。奈何香港生活『逼人』,當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已經如此奢侈,心靈空間就更可貴了。
而隨著年月漸過,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都會各有不同,即使大家都明白要互相遷就,仍總會有些爭執、會有看家人不順眼的地方吧?而且說到底,我們手足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要走。
大學畢業後,我曾到異地旅居一年半,令我開闊了眼界,對生活有更多新的想像。一向自認『黐家』的我,再度認識自己充滿好奇心的一面:我憧憬文藝創作的行業、很想聽更多不同的人的故事、找機會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我由回港之後漸漸萌生要搬出去住的念頭。而正值 young adult 這不上不下的階段,總覺得自己一日留在父母膝下,一日仍是個長不大的女孩。我清楚自己想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與其說是一個『地域』,空間對我更是一片『園地』,讓一個人蘊釀更深層的思考,去專心摸索自己想走的路,並訓練自己變得更加獨立。
電影院散場後,我跟父母一邊分享對電影的感想,一邊漫步回家。在愉快的氣氛下,我終於開口:『我嚟緊呢會同朋友夾租。已經簽咗租約喇,個單位兩房一廳,下月開始就會搬入去。』故作輕鬆的口吻,其實是用來掩飾內心的萬分緊張。
兩秒後。
『咁我地遲啲有冇得上嚟睇下?』父親平靜地說。
——咦?好像很順利。
『當然可以啦!安頓好晒之後就會邀請你地嚟。』我道。
然後,母親微笑著問了一句:『你係咪諗咗好耐先同我哋講?』
——我頓時百感交集。
『……係呀。』
原來,她都明白。
原來,他們是如此的了解我。
人大了,自然會有自己的天地、自己的生活圈子;但最熟知我脾性的人,依然是生我育我的他們。
距離令我更了解愛
在今年春天,我正式離巢了,不過我仍會盡量每週末回『娘家』吃飯,交換一下近況。聚首的時間短暫, 與家人的衝突也因此少了,讓我體會到一個合適的距離,可以令彼此更懂得關愛對方。當我終於要為自己的生活打拚、負責起所有家頭細務,就更加感受到父母長久以來為我們四兄弟姊妹打點一切,使我們今日長出獨自飛翔的羽翼,再目送我們搬離原生家庭,當中所付出的是何等大的愛。
走到現在,我希望對我的父母說:搬出去住並不代表我對你們的愛退減了,正如你們對我的愛從來沒缺少一樣。即使我們不再是六口一室,我們永遠都會是一家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