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嫲嫲與她的兒子:記我遇過最可愛的一對母子

孝順

#156 龍小姐(31歲)

「跟很多朋友談過,發覺他們跟祖父母都不怎麼親近。也難怪,本來就隔著兩代的鴻溝,加上偶爾才見上的一面,除了基本的寒暄問好以後,擠不出什麼共同話題。這令我不禁回想,我跟我的嫲嫲為何能成為異數?

倒不是我特別孝順。相反,我從不是甜心型的孩子,對著長輩,硬有種彆扭的感覺。我願意親近嫲嫲,其實都是爸爸的功勞。

▌被爸爸逼出來的孝心

一開始,可能是逼出來的。

記得讀小學時,爸爸常叮囑我們要多打電話給嫲嫲,因為嫲嫲不識字,連電話上的數目字也不認得,所以每次都要拜託老人院的姑娘,才聯絡上我們。

『喂,嫲嫲。』『噯,乖先~』她喊每一個孫兒作『乖孫』,不過因鄉音而發音不正。『你食咗飯未呀?』『食咗喇,你哋呢?』『我哋都食咗喇……呢排精神點呀?』『哦,我幾好呀……』

——在幾句刻板的對話之後,我就會把話筒塞給爸爸。他卻不會怪我敷衍,只會默默接過電話,好好關心自己母親的起居飲食。

▌屬於我和嫲嫲的星期六

到我懂事多了一點,不用爸爸提醒,我也會自動自覺去找嫲嫲培養一下嫲孫情。

那時是預科時代,我每個星期六都要去九龍一間中學上課,嫲嫲所在的老人院則在港島最遠一端。每次下課後,我也會搖45分鐘的地鐵,跨過小島,找嫲嫲吃飯散步,然後再乘一小時車回家。

▌有趣的兩母子

在頻繁探望她的日子裡,感情固然有增長,但最大的意外收獲,是得以有機會好好認識嫲嫲與爸爸——仔細觀看他們作為「別人母親」和「別人的兒子」的一面。

有時你會見到,她對著她的兒子碎碎唸,兒子就點頭應答著母親的教誨;有時就看到他講笑話逗笑他的母親,母親有時會回句淘氣的話,然後大笑,露出兩排掉了一半的牙齒。

他們兩母子經常相聚,因為爸爸的公司就在老人院附近。而嫲嫲其中一個日常嗜好,就是坐在靠窗的床位上,盯著街外看。見到我爸在附近飲奶茶的話,就會高呼他名字,我爸就會聞聲抬頭,隔著那幅乳紫色的外牆,跟他母親微笑揮手。

有一次,我上去接送嫲嫲時,剛好又遇上了這一幕。嫲嫲跟爸爸揮手後,就轉個頭,對我展示她的招牌五歲笑容。真奇怪,明明是日見夜見,有什麼好興奮的?

▌最後道別

還有一幕我是很深印象的。

嫲嫲去世那一天,我是趕到醫院的,但已來不及見最後一面了。我和家人親戚們圍住病床,床上躺著離去不久的嫲嫲,膚色臘黃了,臉也凹了許多,僅餘的數顆牙齒因失了肌肉和組織承托,跑出嘴巴了。爸爸走上前,替她撥弄好,然後親了她額頭一下。

還記得父親說過,從前他可是家中最令人頭疼的孩子,逃學、打架、離家出走都齊了,誰又想到,他日後會是如此貼心的兒子呢?

我始終不孝順,但我學懂了什麼才是孝順。」

圖片來源:Unsplash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