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 Celeste (姨甥女,3歲)
「朋友們都愛揶揄我不適合當媽媽,因為我從來都不會讚小朋友可愛,也不會氹細路。而事實上我亦仲未做人媽媽,但就有個三歲多的姨甥女。我地幾乎每天都見,亦是每天跟她相處,讓我更加確信,孩子可愛 (deserved to be loved),但不需要以『可愛』(being cute)來換取大人的愛,他們需要的其實是尊重。
就在九月初,姨甥女終於要返學。聞說從未曾上過 playgroup 或者 N 班嘅佢,日日都喊住話唔想返學,怕爸爸媽媽唔接返佢,想必是很沒安全感,阿姨希望喺呢個時候畀啲支持佢,於是決定搵日朝早返工前去送佢搭校車。仲記得嗰朝趕頭趕命,一起身就要即刻換衫出門口,然後烈日下狂奔七條街去車站,真係差少少就中暑暈低。不過辛苦並無換來預期回報,阿 B 見到個上氣唔接下氣嘅阿姨,可以話係一啲反應都無,只係擘大對眼呆望我;等校車嘅時候,平時成隻開籠雀嘅佢,一句說話都無同我講過,可以話係視我如無物。
當時真係有點傷透阿姨嘅心:『晨早流流行七條街送你返學,Hello 都唔講聲……』正當我想衝口而出時,腦中忽然閃過一啲畫面。
同親戚朋友食飯,只要在場有精靈可愛、口齒伶俐嘅小朋友,就個個都爭住要抱;但假如小朋友無開口叫人,無表現出預期嘅歡天喜地,親友都不免流露出一副『搞錯呀』、『呢個小朋友真係唔得人鐘意』嘅神色。小時候未能完全理解,都解讀成『我不夠乖』、『我惹大人不高興了』,長大後倒是看不過眼。例如入屋叫人,雖然小朋友需要學會禮貌,但係一個兩三歲嘅小朋友,突然見到一班一年先唔知見得幾多次嘅人,會怕醜都好正常,如果咁啱遇著嘅係粗聲粗氣的長輩,孩子被嚇到亦是人之常情,但往往這些率真的表現很快會被標籤了。
一切只因他的反應不似預期。
我反問自己到底送姨甥女搭校車,是為了滿足自己『想被姨甥女需要』,定係只為咗支持佢?如果係前者咁我嘅付出就係有條件的愛,如是後者,咁其實佢咩反應都不重要了。
當然,佢無表現雀躍的確令我有少少失落,但係孩子的反應背後總有原因。會唔會係佢嗰日發生咗唔開心嘅事?或者好攰好眼瞓?我哋大人成日希望小朋友可以點點點,如果佢嘅舉止唔順自己心意,就覺得佢唔乖、唔得意。但其實幾細嘅小朋友都係一個人,都有自己喜惡,只係小朋友情感表露較直接,唔會戴假面具掩飾。我地大人唔係更應該有胸襟去接受佢地嘅直接嗎?
嗰次之後,我都唔再勉強阿B做佢唔想做嘅事,有時想向她討一個抱抱,佢不為所動,以前屋企人會講笑咁話『唔攬阿姨會嬲架喇』,我現在只會跟她說:『哦,你今日唔想攬呀?唔緊要啦,咁下次等你想抱抱時,話畀阿姨知啦。』」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