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火車玩具,我對兒子的三次內疚

#188 TC(兒子,5歲半)

「每晚放工回家,最令人期待的是準備開大門前那刻的心情,好像每天也有一個新的出奇蛋等著我打開一樣,到底今天開門之後會看到寶貝仔在做什麼呢?

第一次內疚:火車軌道不夠,想像來湊合

打開門,謎底同時打開,原來今天他在玩火車,由於家中的火車軌道及小火車都是親友們送的二手物品,只能勉強組合出一個橢圓形,縱使當中有不少一開二或一開三的組件,但沒連接的部份也只能靠想像力填補。

而從兒子那漫爛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他玩得津津有味,對自己創造的軌道設計十分滿意,難道這就是自得其樂嗎?

我不知道,由於自身不愉快的童年,我難以理解自得其樂是怎樣的心情,我只知道眼前的軌道組件不足,數量甚至有點令人尷尬。

然後,兒子一邊自豪地向我解說他的軌道場景,一邊失望地向我說出他那小腦袋裡的大設計,因為組件不足而未能實現,我只能忍著心裡那份愧疚,向他說:『對唔住呀,我哋唔夠材料呀。』

買下更多火車軌道,想讓兒子露出笑容

整個晚上,我的腦海裡不斷出現他那燦爛的笑容和失望的表情,我就決定要給他買更多的軌道組件。經過大約二星期不停查看各二手買賣區和apps,終於找到價錢合理、數量和組件也能滿足多種玩法的軌道組件。

我立即向兒子公佈這個好消息,他顯得很興奮和期待,同時也給他一點時間做心理準備,要新玩具的話就要取捨舊玩具,有點像等價交換,當然,兒子是一早知道這規則的,因為我們早以已實行多時,以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

扔掉孩子玩具1

玩具斷捨離,兒子的不捨

當我拿著超大袋的軌道組件回家,兒子也簡直興奮得不得了,然後我就馬上把所有軌道組件拿去清潔和消毒,同時,媽咪和他就去把現有的玩具拿出來篩選一番。

一個多小時後,軌道組件大致清潔完成,我就去梳化坐下,並低頭細看一下那半透明的垃圾膠袋──他的取捨成果,大約是一個外賣紙袋份量的玩具,而且大部份都是兒子牙牙學語時比較BB的玩具,現在他經很少玩了。

就在那時,他聲音有點顫抖地說︰『好唔捨,好唔捨得啲玩具……』說的時候,我正檢視著放在地上垃圾袋,眼角隠約看到他的小手放在眼睛的位置,我便抬頭看著兒子,赫然發現他正在靜靜地哭。

我被他的反應嚇到了,原有那種期待新玩具的興奮和開心全都不見了,只有被迫和玩具分離的傷痛。

我馬上向前擁抱著他,再把他輕輕抱入懷內坐,在他滿是淚水的面頰上輕吻一下,並靜靜等待他,讓他慢慢地哭。不用兩分鐘,他就哭夠了主動離開,我就把那袋舊玩具拿去丟棄,而他就站在門口,沒淚水卻依依不捨地看著我的背影往垃圾房走去。

第二次內疚:其實玩具是買給他,還是我?

我完全明白那種分離的痛苦,我小時候曾因為曳,被母親強行把我一大袋的玩具丟棄,自己只能隔著鐵閘,看著清潔工人收走,直至三十多年後的今天,那傷痛仍然記憶猶新。

另一方面,我也明白,在我眼中那只是一件BB玩具,但對這個四歲半的小人兒來説,每一件玩具也是一份回憶,他能夠把每一件玩具的『時地人』講出來,什麼時候、在那裡和是誰贈送,令我們不得不感到驚嘆。正因為如此,我不禁自問,到底是誰需要『新玩具』呢?

是他主動並強烈要求?還是我這個父親,單方面地想買玩具給他?答案已經很明顯,是因為我愛他,卻因沒太多時間陪伴他而感到內疚,為了給他補償,試圖用錢和物質去滿足他,希望他可以從而得到更多的快樂和滿足感,同時令自己內心感覺好一點,但卻偏偏導致他要面對分離的痛苦。

如果我當初沒一廂情願地買軌道組合給他,他根本不用承受這痛苦,某程度來說,我只是把自己的過去用另一種方式重演一次。明明自己決心把過去的痛苦劃上句號,怎麼又變了劃逗號呢?

第三次內疚:兒子不再砌火車,原來是因為我

更令我始料不及的是,本以為火車事件已結束,想不到我竟會再次成為罪魁禍首。

買組件回來不用兩個月,我就開始覺得厭煩。我原意是讓他有足夠的軌道組件,可以自由地創作他的鐵路世界,但現在卻變成了我創作,他玩。

某一天,我按捺不住了,向他大聲說︰『我買來是給你自己砌的,不是我砌給你玩,好像你之前那樣,自己設計啊!』

那天之後,他不單是不創作,而是索性不太玩火車了,這令我覺得自責和難受。

反思下,我回想起來,最初兒子的確有幫忙胡亂地組合,但我就只想把『任務』完成,而拒絕和阻止了他的幫忙。可能因為如此,他覺得自己砌得沒Daddy的好,就不再自己砌軌道了。

隨著時間推進,又過了快一年,現在回看火車一事,心裡還是會感到難受,一方面是對自己不停犯錯感到內疚,另一方面對兒子造成的痛苦感到慚愧。

現在我很想買給兒子東西時,我也會先問自己,買了之後,兒子是否又會被迫做取捨呢?在此,我懇請各位照顧者,盡量多點檢視自己的決定,是自己『想』,還是子女真的『需要』?」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圖片來源:freepik, pexels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