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情緒一個角色|將抽象的情緒形象化,跟孩子談情緒便容易得多了

把抽象情緒形象化

情緒教育很重要,可是情緒這麼抽象,怎樣講給女兒聽呢?

將抽象的情緒形象化

記得一位社工朋友曾分享一種辨別情緒情度的工具叫做「情緒溫度計」,讓孩子明白每種情緒就像溫度一樣有高底之分,會升溫也會降溫,而每個溫度有一個代表顏色。以「憤怒」為例,綠色代表「不憤怒」、黃色代表「少少憤怒」、橙色代表「憤怒」、紅色代表「非常憤怒」。

用孩子熟悉的顏色去講解情緒這個方法不錯。

還有電影《玩轉腦朋友》!我曾向女兒介紹劇中五位情緒化身:阿樂(Joy)、阿愁(Sadness)、阿躁(Anger)、阿憎(Disgust)和阿驚(Fear)。女兒很喜歡,很快便記得他們,尤其是紫色的阿驚。

我後來在網上找找看有沒有《玩轉腦朋友》的情緒教材,原來有很多!經挑選後,我印了這五位情緒的分類表、情緒温度計和舒緩情緒方法表,跟她說,可以幫助自己和情緒做朋友,我把這些都貼在女兒的玩具櫃,每天和她看一遍。

想不到效果不錯,當時還不過四歲的女兒很快辨認到自己甚至我的情緒,懂得說「我/你現在是阿樂」。有時見我煩躁時,更會叫我去看看舒緩情緒方法表,選一個方法去冷靜。

讓孩子認識情緒

怕洗頭的阿驚變回阿樂了

在這裏分享其中一次經驗。

女兒從小害怕洗頭,經過一番嘗試,她終於找到舒服的洗頭方法,克服了對洗頭的恐懼。那方法是把花灑掛高開水,然後她用手遮住雙眼,慢慢走進水裡。
兩歲多時一次我們到婆婆家過夜,洗澡時我如常掛起花灑,叫女兒來洗頭。可是因為不是熟悉的環境,她立即害怕得尖叫起來,拒絕洗頭。

女兒的反應與我預期不同,想起又要一輪搏鬥,我腦內的阿躁自動stand by。

「同平時一樣咁洗頭,黎啦!」我伸手準備捉女兒。
「唔要啊!」「砰!」女兒極力反抗,情急下打了我一下。
「唔可以打媽咪。」我退後幾步,望著眼前長滿刺的女兒。
「媽咪而家變左紅色阿躁,我要深呼吸冷靜下先。」我深深地吸一口氣,這一口氣讓我冷靜多了。頭腦冷靜後,思路也變得清晰,我想起其中一個紓緩情緒的方法是「想想開心的事」。

「你而家驚洗頭,變左做紫色阿驚。不如我地諗下平時係屋企係點洗頭,你會遮住眼睛,慢慢行入水入面,洗完頭阿驚就會離開,你會覺得好舒服,阿樂返返嚟。」我嘗試讓女兒回想成功的經驗,找回力量。

女兒聽後也冷靜了,我停下來等待她準備好。
最後女兒默默走到花灑下,示意我開水。
我們又一次成功洗完頭,創造了一個新的金色記憶球。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