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子的畢業禮中,主禮的退休教授講述他女兒的成長故事,他自問既不是怪獸家長,也不是直升機父母,主張孩子的成長由孩子來決定的,女兒理當愉快。到大學選科,也是經過一輪討論與觀察才決定入讀,理應一帆風順。但到了第三學年,教授父親才發覺女兒有創意但數理弱,偏偏讀了三年的是建築系。教授說他想像不到會有這般的結果,更甚者,女兒亦因而受情緒問題困擾。回想自省,教授察覺到自己的嚴肅冷酷,無論在學生或女兒面前,總是遙不可及。或許,這造成了女兒永無止境的自我要求,也令她深陷於情緒的漩渦。
相對於教授的開放,在香港這個急躁的城巿,很多父母更想早一步發掘孩子的天賦並加以栽培。我執教鞭也有十年,看著每位學生的發展,更令我相信每一個人也有其天賦能力,但當上父親卻令我反思,在發展潛力的過程中,孩子所經歷的到底是怎樣的童年?
被捲入競爭風氣的香港父母
父母著緊孩子每分每秒,只因明白現實世界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父母期望自己是伯樂,孩子理所當然就是那匹千里馬。但現實中,父母所扮演的是「伯樂」,還是只是「馴馬師」?孩子是千里馬?還是赤兔馬?還是只是喜歡山野中漫步的小白兔?就好像曾經紅極一時的小提琴手Vanessa-Mae,在母親催谷下成了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家,但其實她心底的夢想卻是成為一位滑雪好手。當然,適當的培訓對孩子成長來說很重要,但父母的理想跟孩子的理想可以各走極端。
記得一次跟一位同學傾談畢業後的去向,他說想先找part-time工作,看看情況再選擇長工或升學。父母對他的選擇十分反感,學生也覺得父母不明白他的處境。但畢竟父母的成長環境是「朝不保夕」,一份穩定的收入是家庭首要所需的,而現今一代的年青人所懼怕的卻是「有返工無放工」,在這現實背景落差下,兩代人之間判若鴻溝。
設身處地,為孩子發掘興趣
設身處地在對方的角度去想,或許是協助孩子尋找人生方向的不二法門。我們讓女兒在小學階段嘗試不同的課餘活動,例如拉丁舞、彈網、游泳及畫班等等,有興趣的繼續學習,沒興趣的我們也容許她放棄,過程中不單讓她講述對不同活動的看法,也讓女兒了解我們成長時面對抉擇的想法。
要明白孩子腦部還未成熟,對將來的概念很模糊,不會明白長時間學習某一樣技能對他們成長後的生活可以有什麼影響,所以,我們讓她自己決定不同興趣的去留,但必需以持續學鋼琴作為條件,好讓她學懂堅持,因為卓越是要花時間的。
透過長時間觀察,容許孩子嘗試不同的活動,加上溝通是否就足以幫助孩子找到生命的方向?以教授的例子來看,似乎還欠缺一樣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良好的親子關係。他說因女兒決定一改自己的性格,變得隨和寬容,父女關係不單更進一步,女兒也懂得欣賞自己,認同自己所得到的成就。
其實小朋友遊走在不同的學科及興趣中,必定有成功也有失敗,若父母保持開放的心,陪伴在側,孩子便能更坦然面對自己的得與失,享受學習過程並找到自己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