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自己跟小朋友相處時,能不能做到「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天爸很努力希望做到,但知易行難怒火衝天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甚麼原則都有機會抛諸腦後。
▋你會舉手承認嗎?
剛剛在臺南主辦完「多元教育嘉年華」,其中一場論壇的講者問現場有多少人會打小孩,現場真的有幾位媽媽舉手(爸爸反而很沉默,哈哈);那現場有多少會罵小孩?又是那幾個媽媽舉手。
但你相信只有這幾位媽媽會罵小孩嗎?
講者來自台南親子共學團,他們其中一個理念是「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當講者介紹這些理念時,天爸看到現場不少父母都陷入沉思,彷彿又回到幾年前,天爸初初了解親子關係與相處時的情況,那一股震撼是至今難忘的……
▋不受傷就可以了嗎?
我想香港大部份家長都不會像上一代用籐條炆小朋友豬肉,但打手板彈嘴巴還是很普遍。大家都覺得不令小孩受傷就可以了,但當你打下去、罵過去時,我們究竟展現一套甚麼價值觀給小孩呢?大可以欺小?不講道理只講權力?大人跟小孩的權力本身就不對等,如果大人不克制自己,小孩往往只是被家長支配着,不能學習成為真正的自己。
打跟罵不可以,那威脅與利誘呢?
「你再唔XXX我就XXX」、「如果你XXX我就XXX」——以前天爸很愛用這兩招,例如「你現在安靜我待會買雪糕給你!」又例如「你再不睡覺明天就不去公園玩」。
天爸自鳴得意,覺得家姐都被馴養得貼貼服服。直至細佬出世,細佬長大,家姐開始向他威逼利誘:「畀你手上玩具我玩,我陣間畀粒糖畀你」、「你再唔畀玩具畀我,我就唔再同你玩」…大家看到嗎?原來天爸其身不正的後果,是小孩比我更青出於藍。
▋我有改變的勇氣嗎?
我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必須改變。
改變需要勇氣,因為你失去了很多工具,你失去了高高在上的優勢,失去了「我為你好」的糖衣。但如果沒有擁抱改變的勇氣,你就得有看着孩子學壞的勇氣。唔好意思,我真係想小朋友往好嘅方向走,所以我慢慢試着改變。
當我希望小朋友安靜時,我會解釋這裏為何要安靜,希望小朋友明白。如果我想小朋友早點上床睡覺,就應該以身作則一起早點睡,而不是一邊開住電視一邊叫小朋友上床。這個過程很困難也很漫長,視乎父母能否一念天堂了。
當然改變的勇氣除了能應用到親子關係與相處之上,也能用在教育、用在改善生活環境之上。堅持要辦「多元教育嘉年華」,就是向前行的第一步。如果父母自己不願意去學習、不願意去了解,那何來改善?如果有機會在香港也能辦一場,你說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