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曾是BB的翻譯員,為何後來卻不再聽懂孩子的心思?

媽媽是孩子最好的翻譯員

媽媽是孩子最好的翻譯員

「BB話只有媽媽才聽得懂!」這句話耳熟能詳。

媽媽們都有部內置翻譯機

沒錯!我是修翻譯出身的,但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即時傳譯,只是囝囝出生後,我每天也要即時傳譯,把他說的外星語翻譯成地球話。

「丫丫丫」,到底是要奶還是要換片?是低音嬲怒的「丫」還是高聲歡悅的「丫」,媽媽全部都能翻譯過來。到囝囝長大一點,口齒還未伶俐,卻很想跟旁人說話,媽媽仍經常要為他解畫。

「砰砰,你死!」其他小朋友聽到呆了,媽媽趕忙說:「他想跟你玩警察遊戲!」

「不要沙沙咀!」媽媽又得趕忙跟囝囝:「是尖沙咀,不是要放沙沙進咀,是一個地方。」

還記得翻譯理論中的「功能對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即是翻譯前後文本要發揮相同的溝通功能。我相信每位媽媽或多或少來都內置了並運用著這理論。因為媽媽給孩子的翻譯,從來都不局限於字面或語義上的層面,而會考慮到語言的功能層面。因此,字面上沒有什麼意義的「丫丫丫」,也都能夠輕易翻譯過來。

但當孩子慢慢長大,不知道為什麼,「功能對等」的內置程式慢慢運轉不良,我們開始只著意孩子所說的「字面意義」。

只聽懂字面的意義,有何意義?

夜半時份,囝囝跟我說:「媽媽,我不睡。」我心想,不睡就不睡,你累了還是會睡吧!不忘跟他說教,不睡覺對健康不好,也影響明天上學之類。

是的!媽媽已把他的需要忘記了,也沒有把他那句話的真正意思翻譯過來。

孩子是需要被了解的,也值得被了解的

有一次跟友人晚餐聚會,囝囝突然說:「我不吃飯!」
我一聽到便感到煩厭,也有點嬲怒。但可能是職業病發吧!我突然想,如果我還有那份耐性細心翻譯,不取其字面意義,其實他要表達什麼呢?他不可能真的不想吃飯,因為午餐之後都沒有吃東西,他一定肚子餓;他也不會不喜歡桌上的食物,因點選的都是他慣常會吃的菜式。與平時不同的,就是多了朋友一起進餐,他應該是見我跟朋友聊天聊這麼久,覺得我冷落了他。

「媽媽跟朋友說話,囝囝擔心媽媽不理他,所以不想吃飯了。」
他聽到媽媽這麼一說,由嬲嬲豬變為委屈的神情,眼淚在眼框中打轉,又默默點了頭。

確認這翻譯貼近他的心意,沒有誤會在當中,我和友人花了些時間一起安撫他、給他解釋和承諾,也一起想了些辦法對抗他的不安和寂寞,他又變回那討人喜愛的囝囝。

貼近孩子的心意

語言並非僅僅強調字面的意義,斟酌孩子說話的字面意義許多時會令人激心,但只要衝過那個層面,或許就能跟孩子真正溝通。

我相信孩子不是故意要父母猜字面背後的意思,而是他真的不懂得怎樣表達出來。囝囝已經不是BB了,我還願意繼續花時間和心力當他的翻譯員嗎?

我想為他譯出字幕,最希望不是讓旁人明白他,而是讓他更明白自己。
孩子是需要被了解的,也值得被了解的。

參考資料

Nida, E., Taber, C.,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69).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Helps for translators ; v. 8). Leiden: Published for the United Bible Societies by E. J. Brill.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