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歎息橋》:比你做了什麼更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了什麼

一位朋友跟我訴苦,抱怨孩子跟自己距離越來越遠,偶爾說上幾句話都是粗聲粗氣,大家不像是親人,倒像是仇人。

我這位朋友有着一份不錯的事業,平時工作很忙,但她仍然堅持每天早上5點起床給孩子做早餐,下班後的生活也是完全圍着孩子轉。可以說,她大部分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都花在了孩子身上,一心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她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做了那麼多,為什麼換來的不是孩子的感激而是怨恨?

這其實也是無數家庭的現狀:父母自覺自己一片苦心為孩子,孩子卻毫不領情。是孩子不懂感恩,還是父母做錯了什麼?親子間的鴻溝是怎樣形成的?

《嘆息橋》裡的變態媽媽

看過前段時間上映的《嘆息橋》的觀眾,想必都對劇中Ken與媽媽的關係印象深刻。

Ken的媽媽有着超強的控制欲,她全面地控制着Ken的一切,大到交什麼樣的女朋友、找什麼樣的工作,小到拿筷子的姿勢、杯子擺放的位置她都要管。她規定,Ken回家必須立即洗手,見朋友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學習時不可以關房門……

她悄無聲息地走到偷玩玩具的Ken身後那一幕,簡直是十足十的恐怖片。

歎息橋

「這樣的媽媽太可怕啦!幸好我不是這樣的!」我猜很多媽媽都會慶幸自己不似Ken媽這麼「變態」。

可是你知道你在自己孩子眼中是什麼樣子嗎?

看過這部劇的人都知道,這部劇採用的是多人視角敘事手法,每集以一個主角的視角來講故事,同一件事可以用多個人的視角講很多遍,而每個人的講述都構成了一次劇情的反轉。

就以Ken和Joyce在電影院外爭吵那幕戲來舉例,在Ken的記憶中,是Joyce咄咄逼人,挑三揀四,最終他忍無可忍,扔掉鑰匙轉身離去,但在Joyce記憶中,是Ken難以溝通,自作主張,她才是受盡委屈的那一個,鑰匙也是她提出來要Ken交還的。

事實的真相是什麼無從知曉,但對每個人來說,比事實真相還要真實的是他們各自的感知和記憶。而人的感知和記憶有着極強的主觀性,會不自覺地將事件朝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詮釋。

劇中Ken與媽媽之間發生的事情全都是以Ken的視角講述。假想一下,如果以Ken媽的視角拍攝,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另一面會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都可能是Ken媽

我們會看到一個獨自撫養兒子的盡心盡責的媽媽,一邊努力賺錢養家,一邊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兒子的生活起居,同時還要為兒子的前途操心。

我們還會看到一個懦弱無能、不思進取的兒子:大學畢業了也不積極找工作,整天出去泡酒吧,回到家就知道擺弄玩具。

在媽媽心中,兒子年輕不懂事,自己比兒子人生經驗豐富,兒子理所應當聽自己的;為了讓兒子少走彎路,過上穩定優裕的生活,媽媽不得不動用權威督促兒子少跟「損友」交往,放棄「玩物喪志」的愛好,多花心思在找一份穩定體面的政府工上!有時候媽媽也擔心自己可能對孩子太嚴厲了,可是轉念一想,這一切都是為了兒子的將來打算,是為了兒子好。媽媽相信,有一天兒子會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會感謝自己為他規劃的一切。

——這樣的媽媽,是不是很「正常」?很「普通」?我們會對她產生更多的共鳴,對她的行為有更多的理解,因為我們也像她一樣愛孩子,擔心孩子。

我們想不到的是,這樣的媽媽在孩子眼裏成了「變態」,成了不講理、控制、自以為是、霸權主義的代名詞。

你的愛造就了怎樣的孩子?

毫無疑問,每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子女,願意傾盡全力培養孩子,只是我們是否想過:孩子會怎樣看待我們的愛和付出?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是否能把孩子變成我們期望的樣子?

在Ken媽的嚴厲管教之下,Ken表面上似乎成了一個「別人家的孩子」:有着穩定體面的工作、孝順媽媽、聽媽媽的話。

表象之下呢?

Ken對媽媽沒有愛,只有畏懼和不敢表達的憤怒。

有了女朋友之後,Ken迅速搬去和女朋友同居。

他很少回家,很少跟媽媽聯繫,只有在無處可去時才回家。

當着媽媽面他唯唯諾諾,在背後卻我行我素。

他還把對媽媽的「反感」和相處模式投射到了與Joyce的關係中。

還是電影院前那幕戲,在Ken記憶中,Joyce指責他「踢一下動一下,為了逃避媽媽才跟她在一起」,但在Joyce記憶中,她並沒有說這樣的話,反倒是Ken責怪她像他媽媽一樣控制他、指責他。

這是因為,Ken已經習慣被媽媽控制和指責,在他想像中,其他人也會像媽媽一樣對待他,這種先入為主的負面想法導致了他的負面情緒和反應,反而推動了事情朝他「期望」的方向發展。心理學上稱這種現象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我們可以看到,在Ken成年後的其他關係中,都遵循着相似的模式。

沒有哪一個父母會願意自己的孩子變成像Ken那樣懦弱、自私、無所謂、消極、被動的人;不會願意自己的孩子當面一套背面一套,對自己只有怕和恨;不會願意自己的孩子將來的親密關係變成Ken和Joyce那樣;也不會願意自己的孩子只能像鴕鳥一樣把感情全部寄托在玩具中,卻不能跟真實的人建立起深度的情感聯結。

就算是Ken媽也是如此!

然而,我們不恰當的愛和控制卻正在造就這樣的孩子。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Alfie Kohn所說:壓迫性的養育模式不僅不會促進、事實上還會削弱孩子的道德成長。被迫聽話的孩子不太可能對道德困境進行沉思,因而迅速引發惡性循環:他們越沒有機會為自己的行為方式做決定,其行為就越容易導致家長指責其缺乏責任感,家長也就越有理由繼續否定他們的選擇權。

比起我們做了什麼,孩子感受到了什麼更重要!

孩子接收到怎樣的愛?

其實,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關鍵問題從來不是他們是否愛孩子,或者有多愛孩子,而是如何愛孩子。而更大的挑戰在於,我們給了孩子怎樣的愛,不是我們說了算,是孩子說了算。

如果我們不想成為孩子心目中「恐怖」的父母,不想把孩子養成「仇人」,就不能只在孩子的生活上盡心盡力,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們不能只看孩子的行為表現,更要去了解孩子的個性、想法、感受和需求;我們必須花更多的心思在陪伴、傾聽、理解、接納、支持和鼓勵上,才能讓孩子真切感受到我們的愛;最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明白,比起我們認為我們向孩子傳遞了什麼信息更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麼信息。

我們不需要成為完美的父母,但我們的確有必要成為一個善於反省,願意承認錯誤並努力改進的父母。

圖片來源:Viutv《歎息橋》劇照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