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與大家一起談談「母親期」。母親期是指女士們過渡成為母親的時期,這個時期會受荷爾蒙、環境等影響,亦可以被我們對於當母親的期望所影響。
母親期並沒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表,每一位母親都不同,我當了母親差不多七年,自覺至今仍處於母親期中。而在七年前,當我生大兒子(下稱哥哥)的時候,我是踏入了母親期亦不知道。
哥哥出生時,我內心的感覺是……
我記得當護士第一次把哥哥遞給我,讓我餵奶的時候,感覺非常陌生。正好哥哥剛出生的時候,樣子既不像我,亦不像父親,抱著他就好像抱著另一位媽媽的孩子,我並沒有充滿母愛的感覺。
我當時心想:糟了!從小到大,我從書本、電視看到的,甚至老師都告訴我,當母親抱起她的嬰兒時,應該會 Love at first sight,像一見鍾情般,但我沒有這種感覺。
我亦沒有把這「沒感覺」的感覺告訴過任何人。
我對如何成為母親一無所知……
從護士手上接過哥哥那刻開始,我便似乎在跟著做一些媽媽該做的動作,但當我回到家中,只有自己的時候,我又變得什麼都不懂了。
例如我不知道嬰兒的「小睡」是什麼;我不知道原來一個BB可以哭過不停,而你是可以完全找不到原因所在的;我不知道這樣小的嬰兒可以把大便噴到自己的頭髮上;我不知道原來人奶可以滲漏至穿透衣服……
最初數個星期擔當母親,需要學的真的很多,哭過無數次,哭的原因可以是:我花了兩小時哄哥哥睡覺失敗,而丈夫一接手照顧時則立刻睡著。我不解為何我做不到!?我可是兒子的母親呀!
我還買錯了孩子尿片,亦都曾經因而哭過。其實哭的原因……我知道自己不應該哭,但在情感上難以控制,變相對自己構成壓力,自覺很傻。
在冬天的凌晨裡,不知所措的母親
我記得有一次,哥哥還不過大約一個月大,他在凌晨四、五時左右開始哭,我盡了一切努力,他亦沒有停止。那個時候,我覺得他的哭聲會把鄰居吵醒,所以我用一條大毛巾包著哥哥保暖,自己卻忘記了穿外套就跑到樓下。
那時候大約是二月下旬,那個冬天十分寒冷,我抱著哥哥在街上走了兩個小時,直至我覺得,我的鄰居應該已經上班了,我才返回家中。
當我把事情告訴丈夫及我母親的時候,他們沒有討論、沒有問為什麼、沒有給予意見,他們選擇的是「聆聽」。
雖然他們知道BB的哭聲一定不會影響鄰居,但他們亦知道這不是討論對錯的時間,他們看到的是一個不知所措的母親,一個已盡力但只當了母親四星期的母親。
我十分慶幸有他們陪著我度過頭一年,讓我可以慢慢學習成為母親之餘,我亦慢慢愛上這個我本來覺得十分陌生的BB。
原來我們並不孤單,只是在母親期
在大約一年後,我對擔當母親有更多信心,我開始與一些同樣是母親的朋友分享,我對於哥哥並不是「Love at first sight」。
殊不知,當我分享時,她們都說:「咦~其實我也是!」大家便開始分享自己的故事,分享過程十分開心,因為我們發現自己不是唯一一個這樣的母親。
如果當初早早有人跟我說,我種種感受都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原來當母親是要學習的,我可能會比較舒服。只要我們多溝通、多講、多聆聽、多分享自己的故事,可能可以幫助另外一位母親。
至於為何我仍然覺得自己處於母親期呢?因為當了家長7年,我依然會受情緒影響,會被環境影響,甚至會被自己擔任母親的期望所影響。
無論如何,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的,你也不只有自己,希望我們可以從分享中,渡過大家的母親期。
圖片來源:Pexels,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