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精神健康|如果我們都不幸福,如何給孩子幸福?

「過埋呢個月我就解脫」——正值測考季節,呢句可能係唔少父母嘅心底話,不過考完試對卷可能係另一個糾結的開始……

邊個家長會唔擔心吖

上星期在快餐店早餐時,一位西裝挺拔的男士匆匆忙忙坐了在我旁邊,他打開電腦,整頓一輪,撥了電話,以為是要邊吃早餐邊開會——「呀,老師你好,我係XX爸爸呀。係呀,尋日對卷返嚟,我見到XX中文閱讀得60幾分,所以想打嚟了解下,佢學習上係咪有咩困難…」,電話的另一端原來是兒子的老師。

這位爸爸從成績,談到了孩子的心理狀況,他說他感覺到孩子對自己很有要求,明明自己和太太沒責罵他,他也會因成績退步了而悶悶不樂。因為孩子在家中算是內向,他探問老師孩子在學校展現的性格又是如何,話語間滲著絲絲憂慮。

果然,他後來提到這陣子很多學童輕生的新聞,作為家長哪有不擔心的,而著實,我們又有多少人很懂得協助孩子排解壓力?甚至可能連我們自己滿溢的情緒,都不知如何處理…

父母的精神健康:你有沒有覺得自己未夠好?

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齣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劇集講述的是精神病房中醫護、病人及家屬,如何一步一步看到病理背後,每個人都需要療癒的心靈。

入面有一位角色叫柱映,她是一位能幹的在職媽媽。和很多父母一樣,她總是把家人跟工作放在自己之上,然而即使全身投入,把一切奉獻,她心底仍會覺得自己可以做更多。

父母的精神健康|如果我們都不幸福,如何給孩子幸福?一天,柱映發現女兒被欺凌並得了抑鬱症,她氣得馬上到學校要求處理,並對欺凌者的家長非常決斷,表示絕不原諒。直到一天,她又遇上了欺凌者的家長,這回她竟然前去和對方攀談,老公叫住她,她才發現自己居然失去了女兒受過傷害的記憶。

原來在孩子得病的同時,她也病了,而且病得比孩子更嚴重。抑鬱症引發了假性失智症,令她的認知能力急速下降。

你的生命從何時改變了?

醫生邀請柱映寫「自傳」作為治療,由一開始不知如何下筆,到後來她寫滿了一行又一行,一頁又一頁。然後,醫生再請她把當中負面的情緒用螢光筆mark起來。

翻著頁,她才意識到在生孩子後,「黃色」越來越多,充斥住她的生命。「原來我真的活得這麼辛苦嗎?」明明生孩子是一件開心事,但成為母親後,為了照顧孩子、顧好工作,生命兩頭燒;孩子遇上什麼難關,交不到朋友彷彿都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內疚、自責等情緒填滿了心靈。無論做了多少,她也只會計較沒有做到的部分,無時無刻都在批判自己。

這多少亦是香港父母的寫照。我們從小被教導要盡責,做得到是「應份」;長大了我們也是這樣鞭策自己,為家庭付出不是做得特別好,只是「本份」已而。生活壓力和急促的社會步伐,使得每個人都在追趕那條無形的起跑線,從人奶定奶粉、邊間幼稚園、要唔要一條龍,到每天的功課、報咩興趣班,沒有哪一個問題不重重的壓在身上。

能夠處理好這些,得一日好眠已很難得了,還哪有時間想起自己呢?甚至當我們想到自己,竟又換來一陣內疚。柱映也是不得已住院了,才能真正放下工作和家庭,終於看到一路以來被忽略了的自己。

自己不幸福又能讓誰幸福呢?

我又想起了那位在快餐店的爸爸,他掛線後,又匆匆忙忙的收拾離開,根本沒有好好享用過自己的早餐。我想無論是爸爸又好,媽媽又好,只要有努力想要照顧好孩子和家庭的這份心,大家都不免勞累。

借劇中柱映的一段獨白,分享給各位父母。「不要太奮不顧身,你會累垮的。即使盡了全力,但只要想起沒做到的,又覺得慚愧,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錯。你會很愧疚,連自己漸漸枯萎也感覺不到,人生全部變成了一片『黃色』。為了孩子的幸福,對自己的幸福卻視而不見。

可是,你自己不幸福的話,又能讓誰幸福呢?」

這陣子很多人說要關顧孩子和學童的精神健康,其實父母的精神健康也很需要得到關注。愛孩子的同時,別要忘了愛自己。「能回顧自己內心的力量非常重要」,就算不是每天,也請至少偶爾花一份早餐的時間,讓自己好好喘息,得到滋養,好嗎?

圖片來源:《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擷圖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