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陷阱?(一)|BB呢樣咩嚟呀?呢樣呢?

「BB呢樣咩嚟呀?呢樣呢?呢樣咩嚟?」
「BB跟我講個『車』 字吖,『車——』」
「BB你依家講”Book” 吖 ,/b—ʊ—k/」

其實呢種軍訓式發問有無用?

坦白說,身為一位言語治療師,每一次見到家長瘋狂密集式地對孩子這樣講,都會替家長覺得心很累,又會為他們的BB感到為難。我當然明白家長們的一片苦心,常常問孩子「呢樣咩嚟」,無非希望可以盡快讓孩子認識物件的名稱,促進詞彙發展。不過,我自己心裡會忍不住起雞皮疙瘩,因為這個做法本身有幾個局限:

1️⃣其實家長只不過在測試孩子的詞彙,孩子沒有興趣,也不一定在學。
假設孩子真的還未掌握該物件的名稱,單憑望到物件的形象(事實上有時他們根本沒有望到!)和聽到你一次兩次對它的叫法,其實只幫孩子建立了對物件非常表面的認識,對孩子的理解和表達未必有很大幫助。

物件的特徵呢?不知道。物件的用途呢?不了解。當這個物件轉了另外一個樣貌,例如當紅色的蘋果去了皮、切了粒,孩子還知道是同一樣物件嗎?大概不。我們要知道,學懂物件的名字可能是第一步,但不是終點,也不是目的本身。

我明白家長不停問「呢樣咩嚟?」已經出了百份百的奶力,但可能收成不似預期,下一秒孩子已經暴走,被更有趣的事物佔據了。很明顯這說不上是為孩子建立語言的聰明方法。

2️⃣「關閉式問題」可能會令孩子流於只用單字表達。
讓我們設身處地去想吧,換著今日你的BB對你每事問「呢樣咩嚟」、「嗰樣咩嚟」,又經常指使你跟著講一些莫名其妙的外星話,應該比每日問一次「如果XX同我跌落水,你救邊個先?」還要煩人吧。

再加上「呢樣咩嚟」這種過份單調的問題,我們治療師稱之為「關閉式問題」(close-ended questions),你期待孩子怎樣回答呢?他們傾盡所能也只會用單字回答,就是「車」和 「Book」,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樣,會不會無形中養成孩子只用單字說話的習慣呢?

促進孩子語言的真秘密武器

不是說我性別歧視,但根據我非官方觀察,通常這樣軍訓式地問孩子「呢樣咩嚟」都是木訥的爸爸們。我猜想爸爸很想和孩子溝通,但又想不到有效的切入點,所以惟有用這個看似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吧。

那到底應該怎樣做比較好?今天結他她小姐想跟家長們分享促進孩子語言的小秘密。

首先你要陪伴孩子「一起」進行某些活動。活動視乎你的孩子的年齡、興趣、特性,可以是玩他們喜歡的玩具、與他們外出去公園、陪他們一起閱讀喜愛的圖書、落手落腳一起煮餐飯,甚至什麼也不做,你專心陪他們進食和沖涼也可以。內容形式不重要,重點是有家長落手落腳的參與,而不是單向教學,也不是在一旁撓埋雙手看著。

邊做邊講

之後的秘訣就是要「邊做邊講」了,家長一邊做事或玩玩具,一邊把自己見到的、聽到的、在做的,以說話表達出來。

如果是講述自己在做的事情,就是「自言自語」(Self Talk);如果是講述孩子在做的事情,就是「並行語」(Parallel Talk) 。這樣,家長可以清晰把情景的細節和語句聯繫,讓孩子不知不覺了解眼前事物及語言的關係,進而增強孩子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甚至提升親子互動關係。

以玩煮飯仔為例:
「我擺蘋果,睇下,有兩個蘋果」(自言自語)
「係喎,BB你切香蕉,切切切」(並行語)

當然,家長描述時要配合孩子的語言程度,例如如果孩子目前能用「食+蛋糕」等的兩個元素短句表達,家長就可以多講上例中兩至三個元素句子「擺+蘋果」、「BB+切+香蕉」。

相反,假如孩子目前已能說出較長句子,但家長仍然用BB話或短句跟孩子說話,無形中會限制了孩子的語言輸入,令孩子無法聆聽到更複雜的句子及詞彙。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適當調節描述的內容,多在句子中加入形容詞和連接詞等,讓描述成為更有營養的語言養分。例如:「我擺兩個蘋果落煲度,跟住加水,最後開火煲蘋果水喇」,或者「係喎,你切開香蕉,我已經聞到好香好濃嘅香蕉味呀」。

秘密武器已取,記得實戰一下呀

各位家長,特別是無從入手的爸爸們,真的「不要怕,只要學」。如果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嘗試實踐,我相信孩子會開始與你玩得不亦樂乎,把你的話聽得入耳,學語言學得似模似樣,而你也距離成為孩子家中的私人言語治療師邁進一大步喇。下次再跟大家分享其他秘密武器,加油!


最後考考大家有無聽書,假設當你和小朋友一起玩BB公仔時,你可以怎樣使用「自言自語」和「並行語」呢?(參考答案在下面)

促進小朋友語言發展

  • 幫BB沖涼喇
  • 我幫手開水沖身先
  • 啲水好暖好舒服呀
  • 你幫BB洗頭
  • 唧啲沐浴露落佢個身度先
  • 係喎你幫緊BB搽沐浴露,搽勻佢
  • 搽喺頸仔度、搽喺肚仔度…
  • 嘩,BB個頭好臭呀,臭繃繃
  • 好多白色泡泡,仲香噴噴添

圖片來源:Unsplash, Pexels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