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治療師:當孩子的憤怒是來自孤獨

孩子憤怒了

教育學家Montessori曾說過:「一位正常的孩子,是找到自己的孩子,是擁有世界的孩子」,但要如何才能讓孩子找到自己,然後擁有世界?

記得有位六歲的男孩子因為大脾氣和對同學有攻擊性行為,令家長大叫頭痛。

個案分享

男孩初次來到遊戲室,便模擬了一場大火災,「犯人」是一隻小象,牠令周圍的房子都著火了,然後便黯然離去。之後幾次也是相類似的劇情,小象每次也令身邊的人混亂一片才離開。

然而, 我看不見小象造成混亂後有開心滿足的樣子,牠真的愛搗蛋嗎?

於是有一次我問:我見小象今日做左啲野啊!
男孩:係呀,小象整到呢度、呢度同呢度都著哂火,全部人都燒死。
我:小象動作好快啊!
男孩:因為佢好嬲。
我:我見到佢好嬲,因為佢好嬲仲令好多人都受傷了……咁小象而家覺得點呀?
男孩呆了一刻,若有所思,說:佢唔開心,得自己一個人。
我:哦,原來小象唔開心係因為得自己一個人。咁你可以點幫佢?

男孩連忙去找另一隻大象來陪小象,他們一起玩一起跳;其後還去湖邊拿水,將周圍的火燭弄熄。
男孩:過黎睇下,佢地一起整熄啲火呀。
我:係喎,原來小象都有救人的能力。

慢慢地,我看見男孩面露笑容了。

遊戲有時只是孩子的玩樂,但它也是兒童的語言,更有「治療效用」。

原來男孩在學校被同學嘲笑他沒有兄弟姐妹,孤獨一個。身為獨子,「怕孤獨」是他的要害,於是他一怒之下便出拳打該同學。

在遊戲室,小象正是小男孩的寫照,他孤獨一人,到處騷擾別人都是表達他希望被關注的需要;他希望有人陪伴。於是當大象出來陪伴一起玩,他的需要被滿足了,便不再需要騷擾別人,甚至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遊戲的治療效用

遊戲有時只是孩子的玩樂,但它也是兒童的語言,更有「治療效用」。

當兒童感到壓力,影響了情緒和生活,遊戲治療便是他們抒解的一個方法。透過非言語的方式,孩子能自由表達他的感受,自行調節情緒,達到一個自己幫自己的目標。

在這個故事裡,男孩子了解到自己原來因為害怕孤獨,需要引起其他人注意;同時明白自己憤怒時會變得具攻擊性,傷害到其他人。遊戲室為孩子提供了一種安全感,他們能感受到被全然接受和理解,讓孩子能更好地認識自己。

遊戲治療便是這個讓孩子「找到自己」的過程。

參考資料

  • Mark A. Barnes (1996). The Healing Path with Children,The Play Therapy Press,England.
  • Virginia M. Axline (1974). Play Therapy,Ballatine Books,New York
  • Bernard Golden (2004). Healthy Ang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England
其實早在三十年代,遊戲已被心理學家運用在與小朋友建立關係上。到近五十年代,由Virginia Axline 確立兒童為本的遊戲治療框架。另文章提到攻擊性行為,其實「憤怒」本身只是一個情緒的描述,是中立的。然而,不適當地表達這個情緒,影響個人或令身邊的人受傷害,才算是攻擊性。Bernard Golden (2004)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