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得玩系列(五)|坐車排隊無嘢做,不如試下同小朋友玩「語言」?

我:「如果香蕉、蘋果、提子都係水果,咁鉛筆、間尺、顏色筆係咩呀?」
小二妹妹:「係文具!」
姑娘:「好犀利喎,我要提高難度再考考你喇,咁Mirror 、C AllStar、Error都係……?」
眼前單純的小二妹妹的答案殺了我一個措手不及:「老公!佢哋全部都係老公!」
其實姑娘心目中的答案是組合名、歌手、明星之類……證明這三個組合果然威力驚人,老少通殺!

又有一次,我跟初小學生玩另一個語言遊戲。

孩子語言能力1

姑娘:「如果我要數水果名,我可以話有蘋果、橙、香蕉、西瓜、奇異果……仲有好多好多!咁如果我請你哋每人數三種飲品呢?」
小組中兩位學生很快地舉手,一位說:「姑娘我知!牛奶、可樂、水!」
另一位則說:「橙汁、阿華田、好立克!」
我老懷安慰,心想這次大家應該表現不錯吧,我帶著期待的眼光望向最後一位同學。
他也自信滿滿地回答:「好簡單啫!啤酒、威士忌、清酒、紅酒、GIN!我阿爸成日飲!」
我瞠目結舌,立時想昏厥過去,原來現在的小學生這麼「人細鬼大」?!不過他答的也沒有錯,還答得算幾聰明。

你的孩子會把所有交通工具都叫做「車」嗎?

以上的兩個語言遊戲,都是屬於命名系列:一開首玩的叫做「聚斂式命名」(Convergent naming),更簡單來說即是學生要憑著一堆線索,將它們歸類,然後給出統稱。而之後玩的是「擴散式命名」(Divergent naming),即是學生要跟住一個類別,推演出符合該題目的不同詞彙。

你一定會問,玩這些命名遊戲有什麼好呢?先想想,你的子女是否曾出現類似以下的情況:
1️⃣ 叫所有的交通工具做「車」(詞彙意義過份類化);
2️⃣叫「西瓜」做「紅色一點點黑色嗰啲嘢」(在腦袋中尋找詞語很有困難);
3️⃣例如:叫「水樽」做「杯」、叫「手袋」做「書包」(總把相似的詞彙調亂)

把亂糟糟的詞彙庫重新打掃

如果不幸被我說中了的話,不妨嘗試這些我提議的命名遊戲吧。在玩的過程中,你可以想像是帶領孩子把亂糟糟的詞彙庫重新打掃,把詞彙有系統地分門別類,並牢牢地儲存好,同時協助他們增加詞彙存貨量,待他們下次要表達、要作文的時候就可以方便掏出來了。

年紀小的你可以問一些比較容易的種類,例如是水果、玩具、衣服、交通工具等;年紀大一點的你就可以給他們一些挑戰,例如是奧運項目、職業、形容詞、病名等,你更可以提高難度,例如要他們命名紅色的水果、白色的食物等。

有時坐車排隊太無聊,又不想給孩子用手機,這兩個「零成本零工具」的語言遊戲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這些遊戲,只要適當地調節內容難度,小至幼稚園K 班、大至中學生都可以玩!再延伸下去的話,你也可以略為更改遊戲玩法,變成訓練同義詞、反義詞、甚至褒義和貶義詞。如果家裡有幾個小朋友,更可以讓他們自己比賽起來,自己廝殺一番,輕輕鬆鬆無痛學詞彙。

圖片來源:Unsplash, pexels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