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Mo媽 (兒子,歲半大)
「攻讀心理學八年,我終於在六年多前成為了駐校教育心理學家,矢志要學以致用把知識帶給教師和家長。曾經,我以為有了這滿書包的理論與知識,定能助家長去除很多育兒疑惑,成了媽媽也定能得心應手,沒想到真的實戰起來時,只有更多矛盾和難題等著我。
▌理論如此多,該聽哪一個?
還記得,我們家的BB兩個月大時,無論任何時候,只要有睡意便會放聲大哭,還要我們抱着他才願意入睡;就算確定他睡着了才放下他,他也會立刻醒來大哭。
我的同行朋友經常善意提醒我們:『哎呀,你唔記得咗增強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啦?BB每次喊下、扭下,你地就即刻抱起佢,係無形中鼓勵緊佢哭鬧呀。你咁樣中晒陷阱喎!』
另一邊廂,心理學上也有一個叫作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的東西呀,不是說當BB有需要時便給予即時回應,能讓他有安全感嗎?
這兩個理論不斷在我腦海中徘徊、打仗。
▌這陷阱,偏我遇上
事實上,兩個理論也沒有錯。不過,每個理論都有其局限,只能針對某個特定的問題,但現實中的BB卻並非只得一個面向的,父母要顧及的因素實在太多。
經過反覆的觀察和用心感受,我和先生察覺到兒子是一個很容易不安的BB。最後,我們決定依循父母天性的愛和直覺,選擇了跟著依附理論走,孩子需要多少抱抱,我們就給多少。安撫他,是此刻最重要的事。
明知會墮進朋友口中的『陷阱』,但我們也決定踩下去。果然,有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我每天什麼都做不到,只是抱著這個哭泣小寶寶。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兒子在半歲時終於儲夠了安全感,變成了開朗、獨立的小男孩。而我們亦因應著他的成長,逐步訓練他自行入睡。
▌父母之路沒有捷徑可走
雖然這件事告一段落,但矛盾和陷阱又怎會只得一個?隨著BB一天一天成長,上述的情節不斷反覆出現。我體會到,育兒方法真的有很多種,未必每一套都適合自己的孩子;即使是一個曾經合用的方法,亦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需要調教。
面對著一個個育兒挑戰,父母們或許都很想擁有一條『必勝方程式』。可惜,事實是並沒有一個理論能走天下。若不顧自己孩子的特性,盲目跟隨別人口中的最佳方法,反而或會得不償失。父母之路沒有捷徑可走,還是要多用心和時間了解孩子的特質,也要多做功課,了解不同理論的利弊,然後再自行作出抉擇和取捨。
這是我遲來的領會。共勉之。」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