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雙子媽媽 (兒子 7歲)
「我的孩子今年七歲,就讀小二,在主流學校上學。與一般家庭一樣,放學後的時間都分秒必爭,才能將日常生活的日程和校內的功課完成;(觀察所見,功課量已經不算是區內數一數二的,每天五六項左右)如有測驗默書更加連晚餐時間也要縮短,要不然不能十時前入房睡覺。每天如是,彷彿已成習慣。
上星期二放學後,看見兒子盡現疲態,沒精打彩的,經過他最喜愛的球場也沒看一眼,到晚上他已咳嗽頻密,還有微燒。
孩子一病,要張羅的事情也變多。隔天早上打了電話回校請病假,再去看醫生。醫生給了兩天病假,又得再致電學校請假。校方除了詢問孩子的病況,也叫我到學校取功課。我口快地應承了,接著的兩天也如是。
孩子請病假,本該休息,卻還是要追趕功課麼?
但回到家,安靜下來的時候,我在想,應該什麼時候叫孩子做功課呢?
他沒有上課,課堂上的知識不曉得,變相功課要我全程教導才能完成。
作為家長的我,有一個迷思……功課,本是一種伸延學習,複習在校內的知識。如果沒有上學,沒有該知識背景,又該如何伸延學習呢?交功課,對孩子來說會否變了一個動作,一個任務,而非伸延學習呢?
再說,孩子病了,不是該休息嗎?讓身體盡快復完便可以回歸校園學習。若孩子要追回功課進度,對帶病在身的他又公平嗎?
另一邊的我又會想,若果孩子知道不上學就不用做功課,有些小聰明的他們又會否『扮生病』呢?到考試的時候又能應付嗎?
家長朋友說,老師叫了便要做,當一個合作的家長,對孩子總是好一點。於是,我妥協了,當一位使命必達的家長,老師給了便盡力完成它。雖然行為上我是配合了校方,但說實在,內心還是有掙扎的,畢竟我的孩子還是累累地躺在床上。
或許孩子大了,我們也漸漸忘卻送孩子上學的真正意義。理想是孩子為追求學問而上學,每天快快樂樂地學習不同的知識和相處的技巧;事實是孩子每天只是營營役役地完成習作。讓孩子享受學習,似乎有點遙不可及。」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