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遊樂場變成競技場

當遊樂場變成競技場

過去兩年半幾乎隔天便到遊樂場,兒子小蘿蔔已在不知不覺間成為場上「高手」,惟有韆鞦他沒有碰過。有一次我好奇問他因由,他說因為自己「控制唔到會好危險嘛」。剛好給旁邊一位家長聽到,對方立即給了我們兩分半鐘的意見,說小朋友一定要玩韆鞦,不然會對腦部有什麼影響……

再之後他說了些什麼我也記不清楚了,因為聽到中途我已經魂遊太虛了。內容倒沒有記住,令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這位家長的想法——到遊樂場不是為了玩,而是訓練孩子。

我才猛然記起不久前的一件事。就在同一個遊樂場內,有一條約十尺高的爬梯,一位媽媽抱著個最多兩歲的小孩,由低一級一級帶他爬上去。小孩的手腳還未及抓實,已經被抱上一級,如是者爬了數級後,媽媽一個不小心失了平衡,小孩的頭便一個正面撞上鐵通,哭個不停,可幸沒有掉下來。

另有一位嚴格的爸爸也拉著五歲兒子來到爬梯面前,大聲吆喝著:「這個你一定要試!」不行嗎?「再來試一次,用隻腳踩上去!呢度啊,嗰度啊。」男孩已經驚到喊,爸爸卻沒有留情,繼續下達指令。

那一刻,我還以為自己來到了競技場——別人家小孩做到的,我的小孩也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不管是五歲還七歲的設施,也要兩歲小孩挑戰。

的確,遊樂場每樣設施都有益處,鋼架可訓練手腳肌肉兼自信膽量,爬上滑梯又可強化大腿肌肉。但在他享受遊玩的同時,不就自自然然能夠鍛鍊到身體了嗎?難道在學校補習社還催谷不夠,就連來到遊樂場這個難得可放鬆下的地方也要操練?

難道來到遊樂場這個難得可放鬆下的地方也要操練?

其實,孩子是天生的遊戲高手,用不著別人教也能練就出一身本領。小蘿蔔初次爬繩網時,年紀較大的小朋友在旁邊一直搖,他害怕到手心也出汗,本來已握緊的十指更用力。原以為他會從此被嚇怕,他卻在摸索間找出身體平衡點,又模仿著旁邊哥哥搖來搖去,兩三個星期之後,他已練就出單手捉著繩索、單腳踮在網上搖擺。慢慢的嘗試,幫助他了解自己的能力及危機意識,一點一點地進步,偶爾更會挑戰自己的極限。

今天,小蘿蔔一變初衷,突然想試試玩韆鞦。我把他放在韆鞦上,慢慢的搖、低低的盪,看見旁邊比他小很多的孩子被拋得高高的,我們卻始終沒偏離自己的節奏。因為我知道這個遊樂場狂熱分子,很快就會嫌爸爸盪得太矮太慢!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