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幻想,你的孩子也許不是你想像中那樣

誤會孩子

忘記了從何時開始,我突然戒掉懶散,發奮讀書,變得對自己很有要求。起初,是為了讓人知道自己的存在,而和別人競爭。後來,我開始盯上了自己,以突破和超越自己為目標。

可是,這推動力,慢慢化成壓力讓我無止境地加速。曾經的我,就算在工作中得到全場掌聲,最後還是會介懷自己在某一個沒人知道的小節表現得還不夠完美而耿耿於懷,失落大半天。

這樣的我,不單單會虐待自己,也會把苦難帶給身邊的人……

▋失了分寸,不肯練琴

家姐讀的是自然學校,壓力本就比主流少得多,學習模式因疫情調整了,所以時間多了,也因為找到喜歡的音樂老師,家姐終於表示想學鋼琴。我鼓勵了家姐都幾年了,她就是不願意。難得她主動爭取,做爸爸的當然盡力去幫她達成。

可是,這鋼琴課開始一段時間後,家姐好像有點失了分寸。她本來應承我會抽時間回學校去練琴,我甚至鼓勵她到鄰居朋友家裡練,可是等了一個月也沒有等到她練琴的一天。終於,再過一個月,老師都忍不住開聲了,希望她在家裡能練習一下,上堂可以教多一點,玩更好玩多變的曲目。

▋把握機會,絕不能放過家姐!

我終於忍不住去向家姐表達我的不滿和失望。她浪費了學習的機會、她糟蹋了老師的心機——這擊中了我的死穴,我討厭別人沒有盡力而為,浪費自己和別人的時間!

我從來沒有對孩子大發雷霆,甚至威脅他們會收回所得之物,可今次我通通都做了。我質問家姐,為甚麼不練琴讓自己更熟習琴鍵?為甚麼沒珍惜眼前喜歡的事情?為甚麼明明我們三催四請你還是不練琴?你記得這是你自己要求要學的嗎?

終於,家姐哭了好久,而我又慢慢冷靜下來,才聽得到家姐說出原因:她怕別人看見她練琴。

▋家姐崩潰了

在學校裡,她習慣貢獻,主動做對學校和同學有益的事情。可是,停課日久,學校這個社區不見了,家姐漸漸變得迷失,平常的人物結構鬆散了。鄰居的孩子或因性格或因學習背景,節奏有所不同,對家姐的主動性格感到奇怪。

家姐被鄰居孩子挑釁,甚至出言侮辱,讓她非常難過,甚至她開始變得困擾,把一個不良的關係無限放大,變成了自己人物關係的全部,建構了一個城堡包圍自己。從前主動開朗的她,變得畏首畏尾,不敢在別人面前練琴,也怕別人對她的表現說三道四。

▋「真相」不如我想像

聽到一連串的「真相」後,我才知道她經歷了那麼多。其實,對於一個八歲孩子來說,人際問題才是她最緊張的課題吧。明明此時她最需要父母的聆聽和支持,我卻因為自己的完美主義性格作祟,反走過來責難她,為她添加了更多壓力,令她獨自面對一片混沌,心力交瘁。

結果,我嘗試和家姐好好的談,把這個問題好好的梳理一下。事情還在發展中,大家也需要點時間再消化。

▋後記

經過一輪消化後,我在想,我「覺得」的情況,究竟是家姐真實的情況,還是我經驗累積的幻想?

對著孩子,我是否有太多假設呢?我有沒有待他們如同事、如朋友,坦誠溝通,去了解他們的需要和困難呢?

我做得好的事情,或我做不好的事情,是否又代表著孩子會出現一模一樣的情況呢?他們是我的孩子,他們都會像我,但是這不是等於他就是我。要幫他們處理問題,或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除了溝通,沒有他法。

與其想他們怎樣,不如問他們聽他們,心結解開,問題他們會自行解決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