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思考「怎樣教孩子才對」?我們是得了「為人父母狂熱症」!

為人父母狂熱症

你是不是總是思考什麼最適合我的孩子?
還常常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多?不夠好?

告訴你,會煩惱的不僅僅是你一個人
「為人父母狂熱症」是早在1980年代就觀察到的現象
這群人通常是教育程度良好的都市人,有些年紀稍長才想懷第一胎
依照不同的教育程度以及成長背景,其育兒資訊來源從科學期刊到教會傳單都有

為什麼呢?
因為對這群人來說
生孩子,是一個讓自己再次成為人的決定
養孩子,是自我選擇,一份無法回頭的責任
「我們的社會過於強烈以個人化方式形塑生活風格。小孩唯一剩餘價值乃是情感上的:重要的是責任感,能照顧另一個人覺被需要,尤其是在下一代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再次成為人。」(頁188)

「為人父母狂熱症」的五大可能原因

德國社會學家 Ulrich Beck 與 Elisabeth Beck-Gernsheim 合寫的《愛情的正常性混亂》,提出「為人父母狂熱症」的五大可能原因(頁209):

被育兒氣氛籠罩的父母

於是,從懷孕開始,甚至是從開始準備懷孕,爸爸和媽媽就籠罩在上述的育兒氣氛;(準)爸媽慢慢被其他父母與專家學者訓練教育,應該要小心、仔細並謹慎的,尋求最新正確的育兒資訊,還要知行合一的的不斷透過內在對話與自我反省,成為「更好的父母」。

於是,父母紛紛成為「為人父母狂熱症」的輕重度患者。

近期,台灣大學社會系藍佩嘉教授也以「做父母,做階級」一文,描述台灣「為人父母狂熱症」的病症:

通常經濟狀況、時間許可,以及能接觸到跨國與新潮教養經驗的中產家庭,會傾向用講道理跟協商的方式跟孩子溝通,並不斷反思自己的教養方式,期許自己不要重蹈上一世代的覆轍;勞工家庭雖然也會思考教養方式是否妥當,但是常透過孩子身旁的重要他人(如老師或其他家長),來評鑑自己是不是好爸媽,並藉由體罰表示有「嚴格管教」,避免被指責教養失職。

在反思的過程中,無論哪個類別的父母,也都永遠在問同樣的問題:到底怎樣做才是最適合我的孩子?我這樣教孩子對嗎?

這些問題似乎沒有標準答案,所以(被迫)染上「為人父母狂熱症」的各位爸爸媽媽也別太擔心,患病的不只你一人,這病也不一定得治。換個方式想,成為「更好的父母」可以是一個努力的目標,雖然目標不明確也沒有確切達標的一天,但我們可以跟孩子一同享受嘗試與摸索的過程,讓對未來的焦慮轉成求知的動機,並在親子共學的氣氛中和孩子一同成長!

如何教孩子才正確?

延伸閱讀

書名:《愛情的正常性混亂》
作者:Beck , Ulrich、Beck-Gernsheim, Elisabeth
出版:立緒文化

參考資料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97-140。

投稿人:
張毛,來自台灣;懷個孕發現大家都能輕易對孕婦指手畫腳,生個仔發現自己變成孩子的大玩偶。不斷的在日常生活中思考究竟發生什麼事的女子。

圖片來源:投稿人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