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從「負面」情緒中,看到自己的美好

孩子 負面情緒

跟其他父母談天,最困擾他們的教養困難,非處理孩子情緒莫屬。面對著那些撕心裂肺的哭喊、一發不可收拾的憤怒,怎樣才不會演變成一場場親子角力?

早前女兒小蟻b也經歷了一次情緒爆發。

那天,她拉著弟弟伯伯去廁所玩水,突然我聽到伯伯痛苦尖叫大哭,接著是她的大聲呼叫。我立即去查看,原來肥皂泡進入了伯伯眼睛,我便帶著他去洗眼睛。

小蟻b在一旁也低泣著,臉帶驚慌。

大概父母見狀,可能會心急想安撫,又或自己情緒也受影響,一併焦慮急躁起來。但我卻認為這是個很好的教養機會。

負面情緒的存在意義

我問她:「你是不是很害怕? 」

「嗯。」

「因為伯伯大喊?」我問。

小蟻b搖搖頭:「我怕伯伯會死…嗚嗚…」

「你擔心會失去伯伯。」我確認她的感受。

小蟻b忍不住掉下眼淚。看來是我說中了她的心聲。

「你知道嗎?每個情緒出現都有美好的原因。我看到你很愛伯伯。」我想讓她知道,負面情緒雖然讓人不舒服,但其實它們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告訴我們一些訊息。

「下次不會帶他去玩水了。」

「你是不是有點自責,覺得是你害他受傷?」

小蟻b點頭。

「剛才肥皂泡入伯伯眼睛,你做了什麼?還記得嗎?」

「我大叫媽咪。」

「是啊,在這麼危急關頭,你懂得大叫找幫手,多麼勇敢啊!是你救了伯伯。你會自責也是因為你關心弟弟。我相信你下次跟伯伯玩水會更注意安全。」在她的自責與恐懼之中,我看到的是她對弟弟的重視,以及一份超齡的責任感。

小蟻b聽完後鬆了口氣:「我下次會小心。」

讓孩子相信自己是美好的

聽到這一句,我很感動。

現場並沒有出現如「做咩咁唔小心」、「下次唔好喇」這些聲嘶力竭的追究責問,小蟻b卻自覺地宣布著下次要做得更好。我就知道,我做對了。

引導孩子從「負面」情緒中,看到自己的優點特質,看到自己的美好動機,才能令他們更相信自己是美好的,也有能力做得好。

試想想,如果一個人相信自己很差勁,他還會有改進的動力和信心嗎?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