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表達情緒,我們便要鼓勵他表達?

有些小朋友不喜歡做什麼,卻不會主動表達,也不解釋原因,經常藏起自己的負面情緒。大家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會煩惱要不要鼓勵小朋友表達情緒,又不知如何能做到呢?

劉德華自己作詞並演唱過一首歌《男人哭吧不是罪》,歌中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明明流淚的時候,卻忘了眼睛怎樣去流淚,明明後悔的時候,卻忘了心裏怎樣去後悔,無形的壓力壓得我好累……哭吧哭吧不是罪,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微笑背後若只剩心碎,做人何必撐得那麼狼狽……」

作為品嚐過壓抑內心情感的痛苦的成年人,看到幼小的孩子也學會了收藏自己的情感時,自然會倍感心疼。我猜父母了解決孩子的這個「問題」 已經付出了不少努力,只不過收效甚微。而我的第一條建議可能會讓父母大吃一驚,那就是:你無須鼓勵孩子多表達情感。

孩子不表達情緒,我們便要鼓勵他表達?

不要將期望變成標準

在爸爸媽媽們心中,都對孩子的情緒狀態有一個理想的期望,既不希望孩子情緒失控,大叫大喊,也不希望孩子畏畏縮縮,把情緒收藏起來,最好是孩子始終能夠用平和、理性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種期望無可厚非。不過這種期望一旦變成了必須達到的「標準」,就會演變為對孩子真實狀態的不接納,進而有機會讓孩子內化成自我懷疑和否定:

「別人都在流淚時,我沒有流淚,我是不是有問題?」

「為什麼其他人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我卻不敢?」

對於一個習慣於收藏自己情感的孩子來說,這種懷疑和否定並不能讓他變成另一個人,只會更增加他的壓力,讓他更加「不敢」表達自己。

允許孩子不改變 ,允許他不表達情緒

試想一下,當你細細聲啜泣時,一個人走到你旁邊,鼓勵你「想哭你就大聲哭出來!」「加油,你可以盡情哭出來!」另一個人什麼話也沒說,只是摸摸你,抱抱你,你想一個人待著他就讓你自己待著,你想要安慰他就陪伴著你。哪一個人更讓你感到舒服?如果你有了情緒你更願意找誰傾訴?

我們常常說,要允許孩子哭,允許孩子表達情緒,這句話反過來也成立,不管我們如何擔心孩子,我們也要接受孩子的脆弱敏感,接受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樣能夠大哭大喊。事實上,很多人終其一生也學不會理性、平和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但那又怎樣?比起讓自己變得完美,接受自己的獨特性更為重要。正如哥哥張國榮歌中所唱:「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誰都是造物者的光榮!」

當然,不直接鼓勵孩子表達情感並不代表父母什麼也不必做,而是說我們應該先接納孩子現有狀態,並在此基礎上,把關注的重點從孩子的「問題」轉移到造成孩子「問題」的「問題」上,也就是思考:為什麼孩子會形成這樣的行為習慣?

要解決「怎麼辦」,先了解「為什麼」

大家很容易會看到孩子出現了「問題」:不會表達負面情感,父母自然希望得到一個確定的怎麼辦的解決方案。可是我們都知道,養育孩子是一件複雜的工作,沒有確定的路徑可走。

要知道「怎麼辦」,必須先知道「為什麼」。是孩子的性格是天生如此,還是後來出現了變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是怎樣的?父母自身表達情緒的方式是什麼?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是怎樣的?孩子在環境中體驗到了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需要父母自己去尋找,而如何幫助孩子的答案就藏在這些問題中。

藉助繪本、故事和遊戲去認識情緒

父母給年紀大一些的孩子講解情緒或許會容易一點,不過約可能還聽不明白道理,但他們聽得懂故事。繪本故事是幫助孩子認識情緒,學會換位思考的好工具,也是爸爸媽媽走近孩子內心的好幫手。在閱讀情緒繪本的時候,你可以停下來問問孩子:「小熊為什麼一個人哭?」「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做?」「你能想到好辦法幫助他嗎?」

你還可以根據你與孩子互動中真實發生的事例來編故事,想像不同的應對方式可能帶來的不同結果;你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玩遊戲,你當「孩子」,他當「媽媽」或者「爸爸」,看看當你像真實世界中的孩子一樣小聲啜泣或是不敢表達時,這個「媽媽」會怎樣幫助你。

在這些互動中,你會找到走向孩子內心的路徑,孩子也能得以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中試驗不同的情緒應對方式,並最終找到自己最喜歡和最舒服的方式。

圖片來源:Unsplash, pexels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