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陷入責罵孩子與自責的惡性循環,父母可以如何做?

每次我責罵孩子後,都會感到自責,但當刻又控制不到,到底如何可以不掉進這個循環?

⚡「6A品格教育」認證講師Sunny爸爸的解答⚡

記得當年小兒踏入兩歲後,自主意識日漸增強,親子間的磨擦也越變頻繁。最初很自然用了自己父母的一套去處理問題,離不開「打罵」,但每次問題改變不了之餘,後悔與自責的感覺簡直是吞噬了自己一樣。

那種明知不該做但又控制不了自己的無力感,令我曾陷入了死胡同。直到後來接觸了正向教育,再花了好一些時間「修行」,才慢慢調整到心態。以下幾點是我一路走來的體會,希望也可給你或者正面對同一困難的家長有一點啟發。

不想陷入責罵孩子與自責的惡性循環,父母可以如何做?

承認及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每個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孩子如是,父母如是。沒有完美的孩子,沒有完美的父母,然而我們的不完美並不是一種「過錯」。

也許你是個很有行動力的人,所以會希望孩子也能配合你的節奏;也許你是個心直口快的人,所以才會忍不住第一時間將感情表達出來。這些都是我們的性格使然,而性格特質本身並沒有對錯,只要運用得好,所有特質都能夠是資源。

別過於自責

「自省」某程度能夠讓我們有效檢討自己,作出修正,然而過度的自省就變成「自責」,容易令人失去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只有當我們承認及接納了自己的不完美,包容自己的性格特質,我們才不會過於責難自己,給自己一條生路。

不用改變性格,而是調整行為

很多時除非經歷「巨變」,否則要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是相當困難的。如果我們以「改變性格」為目標的話,通常只會更加挫敗。

然而,我們的行為與習慣,則較容易作出調整。因此,以「調節行為與習慣」為目標的話,實踐起來時,心理上會比較容易接受,也會比較容易成功。

設下小段目標,逐步「微調」直至「熟能生巧」

雖然「習慣」可以「調整」,但畢竟某些習慣我們可能已「培養」了數十年,甚至已成了「本能反應」,所以我們也要有心理準備,改變並非一時三刻可以辦到的事。

但同時,我們要相信「熟能生巧」。在我一開始「戒打」的時候,會有股「條件反射」般的衝動,真的需要很大的意志力才可勉強壓制已舉起的手掌。而即使忍住了手,我仍會感到很煩躁,對兒子說話的語氣也不會好到哪裡,有時仍然會把他罵哭。

後來成功「不出手」的次數慢慢增加,漸漸變得不需要那麼費勁。到了現在,跟兒子即使有再大的意見分歧,「動手」這個念頭亦再沒有出現在腦海之中。我們可以為自己設下一些較小的目標,當熟習後,再向新難度挑戰。

容許自己犯錯,請求孩子的原諒

人非草木,也非機械,即使是資深的兒童教育工作者,也會有軟弱和犯錯的時刻。我們沒有可能「只進不退」。有時心情煩躁、壓力過盛,甚至是天氣變化也可能影響我們當日的表現,所以也要容許自己有失手犯錯的時刻。

在我們感到慚愧自責的時候,坦誠向孩子道歉吧,告訴他們自己為什麼動怒,同時也聽聽他們的感受。在得到孩子的原諒後,我們就會更容易原諒自己。

向孩子認錯道歉,也是一種絕好的身教。孩子能從我們身上學習到父母是如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同時也會學懂坦誠面對自己的過失。我相信這不但不會令你失去父母的尊嚴,反會令孩子更加尊重你。

最後分享一些我會使用的小技巧

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1. 先作最壞打算

跟孩子說話之前,我會先留意孩子的動靜,預計孩子的反應,然後做好最壞情況的準備,告訴自己孩子下一秒可能會令自己抓狂,並在腦裡演練幾次自己該如何調節。

2. 覺察身體變化

有時情緒會不斷升溫,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回應它。情緒起伏時身體通常會有第一反應,感覺到時能夠及時回應的話,都可以有助自己平伏。當感到身體有變化時,我會先問問自己,那感受是憤怒?是焦慮?是煩躁?然後跟自己說:「我知道了,我現在是很焦慮,也很煩躁,謝謝你(身體)告訴我。」

3. 盡量不要說話

如果意識到自己心情開始轉差,我就盡量不說話,因為動氣時大多都說不出好話來。在保持安靜的同時,不斷覺察回應自己身體的狀況。

4. 暫時離開現場

離開不等於逃避。如果升溫情況持續,給予雙方空間與時間冷靜降溫是個很好的方法。這時我會跟孩子說:「爸爸現在需要點時間冷靜,等一會才處理這個問題」,然後去洗個澡。

人是情感的動物,情緒來襲時我們的確有難以招架之時,儘管如此,在如何處理情緒上,我們仍然是可以有選擇的。

圖片來源:Pexels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