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貼心照料讓我長大後才學會照顧自己

從小到大,我和妹妹的生活可以用「無憂無慮」來形容。父母的照顧無微不至,無論大事小事,他們總是為我們安排得妥妥當當。雖然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讓我倍感幸福,但也讓我失去了學習如何照顧自己的機會。直到我不得不開始獨立生活時,才真正感受到成長的重量。

我的父母是典型的「操心型父母」。小時候,媽媽每天都會準備好熱騰騰的早餐,再叫我起床;晚餐時,爸爸會貼心地給家人夾菜,確保我們吃得營養均衡。家裡的事務孩子幾乎不用參與,因為父母總是說:「這些事情你們不用操心,專心讀書就好了。」即使是小到換燈泡、修理壞掉的傢俱,爸爸也會第一時間動手解決。我習慣了這種被照顧好的生活,甚至很自豪有這樣貼心的父母,卻從未意識到,這些事情原本應該是我也需要學習的。

一個人生活是挑戰的開始

直到我開始離家到外地讀書,這是我第一次獨立生活。剛到埗,便讓我感受到現實的挑戰。我發現鋪床怎樣弄都不像媽媽鋪的整齊;初期下廚時,我連烚蛋的時間都掌握不好,絕對稱得上是「地獄廚神」。早上沒人叫我起床,我常常賴床到最後一刻;沒了媽媽準備的早餐,我只會隨便吃點麵包充飢。當時的我還經常為了趕早上的課而手忙腳亂。到晚上睡前,才發現髒衣服堆滿了衣籃,而我卻完全不知該怎麼操作宿舍的洗衣機。

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對於從未動手的我來說是巨大的挑戰。那段時間,我常常感到無助,也因此對父母的「貼心照顧」產生了深深的反思。

父母的貼心照料讓我長大後才學會照顧自己

技能解鎖!我終於學會照顧自己

在一次次碰壁之後,我開始慢慢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也逐漸學會如何照顧自己。最開始,我從基礎的家務入手,比如學習如何分辨不同材質的衣物,避免洗壞;研究各種簡單食譜,嘗試做些簡單的菜餚。雖然經常撞板,但每當成功完成一頓正正常常的飯菜,我都會感到無比滿足。

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對生活的掌控也越來越熟練。現在的我,不用多加思索便能夠根據冰箱裡的食材靈活變化菜單,不時擔當「家庭煮夫」;也能夠和太太一起有條不紊地規劃家務、工作的時間。學會這些技能,讓我不再害怕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在「愛」與「放手」之間找平衡

在這段從依賴到獨立的成長過程中,我對父母的愛有了新的理解。

他們的悉心照顧源於無私的愛,但同時也讓我失去了學習生活技能的機會。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方式是錯的,而是提醒我現在教育孩子,需要在「愛」與「放手」之間找到平衡。

相比其他人,我的獨立生活確是一場遲來的成長。雖然,我深信成長的時機沒有對錯,只要肯面對現實、學習和努力,便能一步步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但要是有機會重走一次我的童年,我希望父母不要過度保護,只有讀書高,因為一些看似簡單的生活事,也需要學習,需要練習。

圖片來源:Pexels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