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爸爸:離開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移民必須先為了自己

移民必須先為了自己

#147 William(育有2女)

「八年前,我提出了移民澳洲的願望。
當時太太的第一個問題是,移民是否為了下一代。

『不,不是的,我為的是自己。希望與妳商量一下。』

當然,我有想過移民對整個家庭的好與壞,但我更深信移民的念頭必先是要來自『為自己』。當你要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去另一個國度生活,而自己並不情願時,日子必定很難過,然後家庭亦不可能幸福;天天想著自己是為了兒女而身在異鄉,你說苦不苦?

▌離開是為了尋找一個更合適自己的國度

那年,我感到自己的人生路快走完了上半場,精彩片段也不少,但每天早出晚歸,實在是把我與家庭拉得愈來愈遠。這到底是否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趁現在還有能力和時間,為什麼不嘗試去尋找一個更合適自己及家人的環境?

跟朋友談及這個想法時,不少人認為要放棄建立多年的事業、收入也不錯的職位,搬到一個無人無物的環境重新開始,仍是單身的話還可以考慮,但若要背負著一家大細,實在有點冒險。但我卻認為只要不把家庭看成阻力而是原動力的話,便可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憂慮。於是我決定把我的人生下半場,移師到另一個國度!

▌家不是阻力,而是原動力

先不在這裡談移民澳洲的策略,但在我當時的情況,其實就只欠一個英文考試。已有十年沒有考試的我,由滿懷信心,到3次唔達標後需要參加補習班,再到7次唔達標已感到非常氣餒。

考試失敗了還可以重來,歲月才是最不饒人的挑戰。年齡是技術移民其中一個計分項目,如果趕不及在『四字頭』之前考試過關,就會連有分加的年齡層都過埋,咁就要等下世再嚟過。而且在時間上我們亦希望女兒可以在澳洲開始小學課程,這都給予我背水一戰的決心!

在這期間,我們一家曾到澳洲生活體驗了兩個星期,到了兩個不同的城市。我們選擇住在民居,到訪當地的公園、圖書館、商場等等,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離開澳洲前,我和太太都想知道女兒對澳洲的感覺,於是試探地問她:『嚟咗澳洲兩個禮拜,你鐘唔鐘意澳洲呀?』女兒:『鐘意呀!』唔駛返學又有得玩,邊個會唔鐘意?接著問:『咁你鐘意呢度嘅乜嘢呀?』心想都係海灘或動物園之類的景點,但她居然說:『我鐘意澳洲嘅慢。』

慢下來,多一點時間欣賞自然環境,多一點工餘相處時間,確是我當初希望離開香港的原因。女兒的這番話,令我更有動力去完成英文考試。

最後,我的第8次英文考試,終於達標了!

▌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

由當初為了自己,到成了一個全家人共同進退的挑戰,我們實在很興奮,但內心亦不是全無掙扎。

女兒捨不得同學仔,我憂心找工作…但這些問題,我都可以一一想出解決方法,或是安慰家人的情緒。只有一條太太的問題,我實在沒有確切的答案。

『媽媽病咗,邊個照顧?』

太太與她媽媽的感情本來就很深厚。在我們收到考試達標這個好消息前,卻知道了她媽媽患病的壞消息。在夢想和責任之間,我們該如何選擇?

『不如我們落地澳洲,Settle down後,不時接妳媽媽過來住?或者我們多回去香港與她共聚﹖』、『好呀!我想可以多啲陪佢呀!』要達成移民夢,最難過的關口,也許還是要離開已照顧你半生及已垂垂老矣的雙親。

但我們總不能在面對重重責任的框架時,反而忘記了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最終,在定下港澳互雙探望的時間表後,我們得到了家人的祝福與支持。

就這樣,經歷掙扎、取捨、犧牲,我們終於有了共識,要出發了!

▌落戶小區,不忘初衷

現在我們住在布里斯本北區,這裡不如雪梨、墨爾本、或南區的繁華,最重要的是,這裡遠離華人聚居的地方。

——『我們為甚麼要離開香港?』選擇居住地時,我與太太不停問自己這個問題,要是我們選擇大城市,結果只會是由一個大城市搬到了另一個大城市,生活壓力的問題不會有大改變;要是我們選擇華人聚居的城市,除了不能遠離激烈競爭的社會,也不能享受我們嚮往的慢活文化了。

三年前,我們舉家決定在比較冷門的布里斯本北區扎根的那天,實在不知道這個改變,是否就可以讓我們live happily ever after,但我們很清楚,要是不改變,我們就只會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

訪問及整理:科豆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