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的學問:給孩子學習社交的環境,也別忘了給時間他們相處

給孩子學習社交的環境,也別忘了給時間他們相處

我打算讓女兒在家自學,每次提起,大家總有這個反應:「咁佢點學識同人社交?」彷彿學校是學習社交的唯一地方。可是從前的在校經驗並不這樣告訴我。

社交技巧缺乏磨練會如何?

當時有一名小一生,暫且稱他寂寂(化名),他成績不好,放學後要留下來上輔導班,剛巧我是他的負責老師。他有一口蛀牙,大概因為他經常食零食。

有一次他手執一包薯片,看起來悶悶不樂。
「寂寂,你睇落唔多開心喎」我問。
「大舊唔同我玩。」
「哦,你想同大舊一齊玩。」
「我都請左佢食薯片啦,點解佢都唔同我做朋友……」
「嗯……你覺得大舊食左你嘅薯片,就要同你做朋友?」
「嗯!」寂寂點頭。

分享食物是小朋友間表示友好的常見互動,年紀小小的寂寂更是早已明白「獨食難肥」,總拿著各式各樣的零食請同學仔食。不過他似乎不明白分享和收買的分別。

我用盡方法從不同角度向他解釋認識朋友應該要互相關心而非以物質利誘。寂寂也聽不明白。後來想到寂寂日常的校園生活,發現其實可以磨練他社交技巧的機會少之又少。

社交技巧並不是單純把孩子放入一個群體便能培養出來,人與人如何建立關係需要的是時間和尊重。

光是上課時間已佔去寂寂大部份在校時間。進食較慢的他連早午餐也常常唔夠時間食,更別說食飽同同學仔玩。功課錯漏百出的他,很多時小息會被老師留下「補習」。好不容易捱到放學,又要去「功輔班」。同學們一早放學離開,到他真正放學時,常見他獨個在校務處等候家人來接回家。

交友需要時間

我頓時明白寂寂的求友心切。在他這個年紀,朋友是重要的。交友需要時間,偏偏他沒有。而且在校他成績不好,經常遭同學取笑和嫌棄。於是出動零食這招,是他能力做到,最快收買人心的方法。

可是社交技巧並不是單純把孩子放入一個群體便能培養出來,當中牽涉到的自我認識、情緒管理、行為控制和溝通技巧等等,是要經過大量的交流互動例如自主遊戲去鍛練出來。

當時我感到很抱歉,因為我也是曾要求他小息「補習」的其中一位老師。這次和寂寂傾談後,我決定將小息「補習」改為遊戲學習,讓寂寂在補底的同時,能找回與同學互動的機會。

下學期我終於看見寂寂身邊多了兩位朋友仔,一起擠在另一位老師身旁聽故事。

那麼打算在家自學,又要怎樣提供社交環境給女兒?我很幸運地在自學群組裏認識了理念相近的家長,我們定期約見,一起去公園玩,去餐廳食飯,去商場行街,去街市買菜,在這些真實的生活環境接觸不同年齡、身份、性別的人。

更幸運的是,我們都努力讓孩子們在一個尊重接納的環境下自主地玩,沒有強迫下的「謝謝」、「對不起」、「讓你玩先」、「分享」,只有真心的理解、接納和等待。

女兒現在不只喜歡和孩子們一起玩,也很喜歡和姨姨們談天,不分年齡,不分階級,我們都是朋友。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