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Me-Time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話說我上星期去看了一齣全城撲飛的舞台劇,開Show前和朋友先去吃晚飯,談起了這次「約會」是她當上媽媽五年來,第一次放下孩子跟朋友獨自去夜街。(很想給她一個抱抱,這五年辛苦了~!)

不知大家會覺得驚訝,還是見怪不怪?在我認識的許多父母親之中,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狀況,不同的原因,讓大家對於「父母的me-time」有不同的重視程度。

為了有Me-Time你會去到幾盡?

有媽媽排除眾議,坐完月馬上飛,如往日單身般享受假期;有媽媽決心不再上班,一至日24/7全天候和孩子黏在一起;有爸爸推卻所有社交聚會,只為努力賺多一點給孩子;有人沒有長老只好頂硬上;有人有工人,才可以稍微外出吃一份下午茶,又再趕回家…

父母是一份沒有休假的工作,一on board就無得辭職,更貼切的是父母這個身份一旦揹起了,就一世都放不下。但在不同的身份之下,總有個被淹沒了「自己」——me-time中的“me”。

獨處的Staycation成就了Me-Time

之前和同事Yan錄了一集Podcast就是談me-time/獨處/自己。她也是當上母親八年來,沒有放下過孩子超過24小時,這幾年多得Staycation的盛行,加上天時地利,她拒絕了丈夫和朋友同行,過了幾次獨處的晚上,總算找回了“me”!

但我們聊著也覺得對部分父母而言,Staycation可能有點奢侈,父母們又可能有其他方式的me-time嗎?每天十分鐘的沖涼時間,甚或「廁所moment」是不是已經是全天最屬於自己、最自由的時間?對我們的讀者來說,怎樣才算真正的me-time呢?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