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選書:《我是爺爺嫲嫲湊大的》——記那些被遺忘的照顧者

我是爺爺嫲嫲湊大的

這本書非常易讀,也很感人。我還記得那天我在長途車上,讀著讀著就哭了。

無論是在 POPA 的親職工作,還是學習輔導的那些年,聽過的許多家庭故事,「婆媳」是一個非常難搞的課題。你會發現多賢慧的太太,談到丈夫的媽媽,總是有口難言;多愛家庭的丈夫,談起太太和母親,莫不感到矛盾兩難。

那祖輩的聲音呢?

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2014 年的研究,全港有 13.5% 家庭育有12歲以下兒童的家庭是由祖父母擔任主要照顧者的。他們支撐著許多家庭的教養工作,孩子在他們的照顧下成長,他們的故事卻總是被忽略。

這本書做的,就是要把爺爺嫲嫲公公婆婆的聲音寫出來,而讓我在車上哭了的那個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53 歲的念慈,本來在學校當校工,從沒想過提早退休,但兒子和媳婦無法請得外傭,眼見產假要完了,媳婦哭著致電給她請求幫忙,兒子為她打好辭職信。

此後,她開始了近十年的湊孫生涯。

很多太太抱怨丈夫不知道全職媽媽的一天是怎樣過的,湊孫的上一代的一天又是怎樣的呢?

不比媽媽輕鬆的念慈嫲嫲的一天一年和一生

不是住在一起,念慈每天坐的是頭班火車,趕在六點多來到兒子家門,帶兩個孫女出門返學,之後回到兒子家買餸煮食、打理家務、接放學,再煮晚飯,回到自己的家,還有丈夫和另一個兒子需要照料,家務重來一遍。

每晚不到午夜,根本無時間休息。隔天又趕搭頭班車出發,周而復始。和許多媽媽一樣,她,也是年終無休。

她揹在身上的是兩個家。
她放棄了自己做了多年的工作。
她無法再和丈夫輕鬆行山的過生活。

三、四十歲的父母要應付孩子恐怕也很容易覺得身心俱疲,五、六十歲的老人體力上也只能硬撐。更累人的,恐怕是精神壓力。

累人的教養觀差異

兩代教養觀念大不同,大家一定感受過長老叫極唔聽的無奈,念慈算是很「聽話」的長輩了。

她的媳婦就跟大部分新一代父母一樣,想給孩子最好的,也因為學識高,看得多知得多,不希望重複上一代的教養,於是,她對念慈的要求也高,放進雪櫃的母乳媽媽飲咖啡全部貼了標籤,念慈需要按時餵奶,還要伴讀做書僮,買菜要按兒子媳婦的飲食喜好。

她都一一做到。

但這也成了她的無形壓力,凡事不敢揸主意,每事都要問兒媳。

不是有了溝通才去愛,而是感受到愛才去溝通

這位嫲嫲開始「整治」媳婦,煮她不愛吃的瓜菜。這可不是為了報復,而是出於愛。她希望媳婦能當孫女的榜樣,不要偏食;她知道這位媳婦工作忙,有時對著孩子會失去耐性,她就給孫兒自己的耳朵,聆聽她們的開心和不快。

故事不長篇,卻也夠我們感受得到念慈愛兒愛孫也愛這半個女兒。

很多太太們或許會開始羨慕說,要是我奶奶是這樣的話,我就唔洗咁勞氣。的確,念慈願意犧牲,願意配合,願意閉嘴,算是難得。然而,關係不是只有一方付出就能和諧。

在故事的最後,念慈說媳婦漸漸的變得願意開口說感謝,更曾在一次媒體訪問中,直言自己對奶奶的無言感激。

我是爺爺嫲嫲湊大的
我是爺爺嫲嫲湊大的

生命長河中的愛

如果念慈是難得的奶奶;她的媳婦也是難得的媳婦。二人也許在生活上還有磨擦,但她們都願意看到對方的付出。

就如文章一開首的調查所說,甘願為兒孫犧牲的祖輩並非少數。

這本書收錄的一個個短篇的故事,只節錄了長老們生命長河中的一個小片刻,卻也許是他們最充滿愛的篇章。

對孩子的愛,對孫兒的愛,有的為了孩子孫兒無法兼顧自己的家,而跟另一半分開了;有的和孫兒更像親子……我記得還有一個故事,十七歲的孫兒喜歡食雪條,咬一口就遞給養育他的婆婆,說,「婆婆,很好味,你也試一試。」

祖輩的愛,有時或許會以我們不能接受的方式呈現,但在有限的時間裡,希望我們都試一試品嚐他們的愛,就趁無法再嚐之前好好記住。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