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德福教育看:孩子在校的表現,是老師還是家長的責任?

華德福的家校合作

華德福的家校合作

你知道嗎?只要你的孩子並不需要特別照顧的話(即香港的SEN學生),在台灣入華德福學校要先面談,但重點不只是小孩,更多是在家長身上。

帶孩子去華德福學校面談,小孩不用琴棋書畫中英數一大堆證書,到學校見到老師,最多只需要配合老師做一兩個動作,畫一兩張圖畫,好讓老師感受孩子是否願意來到學校與老師一起「工作」。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只因華德福的教育理念相信: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尤其在 0-7、7-14 歲的這兩個階段。孩子無時無刻都在模仿大人,從說話語氣、做事方式等內在氣質的反映……到生活節奏、紀律等外在行為,孩子無不是依着父母或主要照顧者來走的。所以華德福學校非常關心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況,因為老師不只是跟孩子「工作」,更是與眼前所有孩子的家庭一起「工作」。

教育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為甚麼華德福學校那麼多規限?到學校接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已嗎?父母不是付學費餵飽三餐就可以了嗎?

當然不是啦!相信不會有家長真的認為自己的責任只在於付學費餵三餐。孩子的成長需要大量的愛來滋養,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多一點少一點都不行。同樣地,教育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是一加一就等於二,而是無數元素複合而成的結果。但奇怪的是我們往往把成長或教育的過程簡單化,責任外判。以為孩子入到名校,教育的責任就在學校,不在家庭。

讓親子關係回歸基礎

看看華德福學校對家庭的要求,其實都非常簡單,吃得好睡得飽,以及有更多與父母的互動溝通時間,不就是回歸親子關係的基礎而已嗎?但現代家庭往往連最基本的要求都難以做到,卻認為學校可以起死回生。就像醫生叮囑病人要生活規律,但家人卻晚晚帶着這病人喝酒跳舞打通宵麻將。那你會認為病人的健康是醫生的責任,與家庭生活完全無關係嗎?

其實不只是華德福,我相信任何一種學校體系,都希望孩子在家中吃得好睡得飽,能與父母有更多良好互動溝通,而不是只看著電視,或者在僅有的聊天時間也只是問功課及分數。

身為父母,做回父母的本份,就是對學校最大的支持了!

⭐自家廣告⭐

若想收到POPA最新活動詳情,可按此加入POPA活動發佈Whatsapp群組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