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着先機!把握嬰幼兒減低過敏黃金期

皮疹、腹瀉、流鼻水……寶寶身體有異樣,媽媽往往最擔心,也最困惑。

新手媽媽Linda:「好像有時吃完東西就會這樣!是食物不乾淨嗎?」

孕媽媽Connie:「聽說食物敏感也會這樣!不過我也不太肯定……」

由食物引起的過敏問題常見卻不易分辨。遇上突發徵狀,媽媽們自然不知所措。「要立即求醫嗎?還是戒口,下次不讓BB吃就好?」

這次的專訪請來了兒科專科陳德仁醫生,解答一下常見有關嬰幼兒食物過敏的疑問及減低過敏的建議方案。

食物過敏食物中毒

寶寶進食後出現過敏反應,並非一定食物不潔或含菌,而有機會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誤把本來無害的物質當作敵人攻擊。陳德仁醫生解釋:「免疫系統其中一種重要作用是幫助人體抵禦入侵的外來物,如細菌、病毒等,並以相應的免疫反應擊退敵人。當系統失衡,將好人誤當壞人攻擊,便會引發皮膚炎、氣喘或咳嗽等過敏病徵。」

牛奶蛋白過敏最常見

牛奶、雞蛋、果仁、海鮮都是容易引致嬰幼兒過敏的食物。而1歲前,牛奶蛋白過敏是較常見的食物過敏之一。

陳醫生解釋:「嬰幼兒的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當接觸到大分子蛋白時可能會引起消化不適,而且亦容易對牛奶中的β-乳球蛋白(關鍵致敏蛋白)產生過敏反應。另外,若嬰幼兒腸道菌群失衡,未能及早建立腸道屏障,亦有機會增加日後過敏的風險。」

過敏非防不勝防

不過這種情況並非防不勝防,陳醫生建議,不妨循以「治標」和「治本」的方法減低寶寶過敏的可能。

「治標」的方法就是以母乳餵哺,如無法純母乳餵哺,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可以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餵哺母乳最不易引發過敏反應,因此建議媽媽在嬰幼兒出生後至少餵哺母乳至一歲。母乳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抗體,能夠增強嬰幼兒的免疫系統,有助於減少早期濕疹、哮喘和牛奶過敏的風險。

水解蛋白配方分為部分水解,深度水解和游離氨基酸。

如無法純母乳餵哺,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是預防或減低過敏風險另一選擇。它透過對完整蛋白進行「預消化」處理,將大分子的牛奶蛋白切成小分子。現時更有技術能100%水解牛奶中的關鍵致敏蛋白,減低過敏風險。如果嬰兒出現嚴重敏感徵狀及情況,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和游離氨基酸配方則可用作過敏的治療用途。

「治本」的方法就是好的腸道健康

BB的腸道健康與免疫力有很大關係, 三歲前是嬰幼兒建立健康腸道微生態環境的關鍵時期,一個好及平衡的腸道菌群,不但可以保護腸道,而且可減少感染和過敏的風險。這段時間內,腸道菌群的定殖仍在發展,對於嬰幼兒的長期的防禦能力去抵抗疾病有著深遠的影響。研究顯示,同時添加益生元和益生菌,如:SYNEO含有GOS/FOS 9:1 和 BBM-16V 的配方奶粉,有助提升腸道好菌數量,降低壞菌數目,減低嬰幼兒過敏可能 。

延遲進食固體食物無助預防過敏,而提早進食固體食物或會增加過敏風險,所以4至6個月期間是最理想時間。

總括而言,陳醫生建議父母在嬰幼兒三歲前,特別注重他們的腸道健康,為他們的未來健康打下堅實的免疫基礎。提前行動減低寶寶過敏的風險,可通過母乳和部分水解蛋白配方餵養補充。但如果寶寶已出現過敏徵狀,宜盡快求診,及早治療。

針對過敏高風險寶寶的「0敏餵養」建議

研究發現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是牛奶中主要的乳清蛋白之一,也是引起嬰兒牛奶過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嬰兒的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容易對這種關鍵致敏蛋白產生過敏反應。

而「0敏餵養」即是盡量減低過敏發生的可能。對於一些過敏風險高的BB(例如有家族過敏史),建議以母乳餵哺,如果無法純母乳餵哺,可以考慮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減低BB接觸大分子牛奶蛋白而產生過度刺激的風險,而且現在的技術可以做到100%分解牛奶中的關鍵致敏蛋白, 讓寶寶的腸道逐漸適應,更好地吸收營養;而且四至六個月開始加固食物,慢慢養成對食物的耐受性,以減低過敏風險。

特約內容由客戶提供

Exit mobile version